3月24日,汝州市某实业公司负责人接到汝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中队队长王亚伟的电话,得知公司可以申请信用修复。
“太感谢你们了,我们公司因为那次处罚,信用受损,在业务拓展和市场合作上受到不少限制。这次信用修复成功,真是为我们企业发展注入了一剂强心针。”该负责人在工作人员一对一指导下完成信用修复后说。
该公司因管理疏忽受到行政处罚,处罚信息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和“信用中国”平台进行公示,公示期3年,并记入企业信用档案。执法人员在发现该公司行政处罚信息已经达到最短公示期要求,并符合信用修复条件后,主动联系并帮助其完成信用修复。这是汝州市“信用修复一件事”实施以来,众多受益企业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汝州市积极落实《河南省信用修复“一件事”实施方案》等文件要求,创新举措,全链条助推企业高效修复信用,助力企业重塑信用、健康发展。
该市各行政执法部门建立“两书一指南同送”告知修复制度,在向受到行政处罚的经营主体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的同时,向当事人送达《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告知书》和《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指南》,告知最短公示期和修复路径,提醒及时申请信用修复。
针对企业信用修复跨部门协调难、信息共享不畅等问题,汝州市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建立企业信用修复协同联动工作机制,在“信用中国(河南汝州)”网站开设“信用修复‘一件事’”专区,帮助申请人在“信用中国”网站统一申请失信信息信用修复,搭建信用修复快速通道,实现市场监管领域行政处罚信息共享、修复联动,切实解决“多头修复”难题,实现信用修复申请“一窗受理”、结果“一并互认”,避免企业多头提交。“一并互认”以来,已累计为1695户企业完成信用修复。
汝州市发展改革委和市场监督管理局还在市民之家设立信用修复窗口,实现信用修复受理线上线下全覆盖。
平顶山日报记者李鹏程
转自《平顶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