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岭八弯,山路盘旋,三个自然村散布在山坳间,若非识路,驱车行驶其间也会迷路。就是这样一个偏僻宁静的山村,却有一支队伍的名字响亮汝州。
“我们村的铜器队这些年经常代表镇里参加全市春灯节期间铜器大赛,镇里一些企业开业、搞活动,都请我们去表演,每年春节还在三个自然村巡回演出,活跃群众业余文化生活。”近日,在蟒川镇郝沟村党群服务中心,说到村里红红火火的文化生活,村党支部书记侯振国自豪满满。
地处深山区的郝沟村自古以来民风淳朴,深受传统文化的浸润,铜器队由来已久。“2016年,我当时是村里的民兵营长,负责组建更大规模的铜器队,活跃群众文化生活。当时利用市里民政专项资金3.6万元,购买了36对镲、12对铙、3面大鼓,60多个村民主动报名参加。”侯振国回忆说。
为了在新时代叫响郝沟村铜器队,村两委会聘请寄料镇观上村铜器队的宋海昌老师担任艺术指导。“连续三年组织队员们在春节前集中排练,每次十几天,宋老师现场教大家变换队形、组合节目。”铜器队队长张平川说。
熟记鼓谱、打好铜器,不仅是技术活,也是力气活,铜器队员不仅要身强体壮,而且要热心公益事业。该村3组村民乔巧今年已60多岁,但身体好、腿脚利索;鼓手王会、宋菊、张寨都是村里的大力气人,这些人都是铜器队的骨干。
“过了春节,队员们有的出去打工了,剩下30多人,基本上能保证铜器队的正常表演,农闲的时候,大家在微信群约一下集合起来训练,同时也让村民们乐呵乐呵。”侯振国说。
近年来,郝沟村铜器队不仅经常参加全市的铜器大赛,还参加过河南春晚汝州汝瓷小镇分会场、蟒川镇各类经济组织庆典活动,打出了山村铜器队的威风,展示了郝沟村人民蓬勃向上的精气神。
在铜器队的示范带领下,村里还组建了16人的广场舞队参加全市广场舞大赛。两支文化表演团队引领着乡村群众业余文化生活,震天的铜器、青春的舞曲,不时回荡在山谷间。
“铜器队是村里的一面旗帜,对促进邻里关系和谐、家庭和睦,树立良好的村风民风起到了显著作用。在铜器队里,有很多孝敬婆婆的好媳妇,像队员任芳芳还是广场舞队员,她孝敬婆婆,是个好模范。鼓手王会也是好媳妇典型。他们起到了教育引导其他村民的榜样作用。”侯振国对此赞赏有加。
昂扬向上的精气神成为郝沟村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剂。近年来,郝沟村集体经济服装加工厂吸纳近20名村民稳定就业,光伏发电项目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收20万元。蓬勃发展的村集体经济又反哺广大村民,三个自然村全部实现了户户通水泥路、路灯全覆盖,村民每人每年12元的卫生费由村集体承担,村里还购买了3台复印机为村民免费复印各种资料。
“人没有精神劲,就啥也干不成。我们这两个表演团队,就是村民们的精神支柱。”侯振国说。郭营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