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中亮:伏牛山走出的艺术追梦人靳金花、刘雪勤:婆媳共谱和谐家庭乐章胡利霞:里里外外辛勤持家孝敬公婆
第0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3712期:第04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5-03-12

赵中亮:伏牛山走出的艺术追梦人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近日,一个初春的午后,阳光透过画室的窗棂洒进来,为案几上的宣纸镀上一层柔和的金边。赵中亮正伏案作画,纤细的狼毫笔在纸上轻盈游走,勾勒出远山的轮廓。他神情专注而平静,仿佛与画中的山水融为一体。

赵中亮是河南省美协会员、省级工艺美术师、汝州市美协副主席。他创作的美术作品多次在全国、省市各级美展中入选和获奖。

记者初识赵中亮,是在我市2025年春灯节书画摄影精品展上。画展中,有那么一幅画,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只见画中紫藤如瀑布般倾泻而下,每一朵花都绽放得恰到好处,松鼠在其间嬉戏,仿佛能听到它们欢快的叫声,整幅画作栩栩如生,让人仿佛置身于画中。带着对艺术作品的好奇与敬仰,记者结识了赵中亮。

正在创作的赵中亮

赵中亮,1980年生于洛阳市汝阳县。自幼,他便与艺术结缘。受母亲喜爱剪纸、绣花的影响,他对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记得那时候,母亲绣鞋垫时,我总爱趴在一旁,看着那些精美的图案在针线下渐渐成形。”童年的记忆如画卷般展开,那些绣在鞋垫上的牡丹、蝴蝶,还有连环画里的插图等,都是他最初的美术启蒙。后来,家乡的山山水水、风土人情都成了他最早的描摹对象。这些经历不仅培养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也为他日后的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为了实现自己的艺术梦想,1996年,赵中亮踏上了漫长的求学之路。他负笈开封,在开封美术学院系统地学习了绘画的基本技法和知识。在这段求学时光里,他勤奋刻苦,不断钻研,逐渐打下了坚实的艺术基础。他不仅勤练基本功,还常常在画作旁题写诗句。“画画和写诗都是表达内心感受的方式。”赵中亮一边说着,一边取出一幅旧作。画中是几枝疏朗的梅花,旁边题着:“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诗画相映,意境悠远。

在开封完成学业后,他将画笔与陶艺结合,2000年进入我市新嘉诚汝瓷开发有限公司,从事陶艺设计与研发工作。在汝州,他不仅开启了职业生涯的新篇章,更在这里娶妻生子,把家安在了这个充满温情与希望的地方。而汝州的山山水水,也成为他艺术创作中不可或缺的灵感来源。中大街、体育文化中心、洗耳河、怪坡、九峰山等等描绘汝州风光的画作,都是他对这片土地深沉情感的流露。

为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绘画技艺,2013年,赵中亮利用业余时间报名参加了北京凤凰岭美术馆第五届山水画高级研修班,通过进修不断充实自己的艺术修养。在陶瓷设计与绘画艺术的双重滋养下,他不仅在职场上取得了显著成就,更在艺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成为同行中的佼佼者。他的作品曾在首届永乐宫国际书画艺术展、中原书画大赛、首届海峡杯书画展、凯歌杯书画展、荷乡情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中获奖,作品曾入选河南省第四、十、十一、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八届中国画艺术展等。

赵中亮作品

他的画作,山水、人物、花鸟兼擅,每一幅都凝聚着对艺术的执着和热爱。在三大绘画类别中,赵中亮对山水情有独钟。“山水画最能体现中国人的精神追求。”为了画好山水,他常常深入名山大川写生,感受自然的灵气。

在赵中亮的世界里,绘画不仅是一种艺术表达,更是一种精神的寄托与人生的滋养。“绘画是我一生的动力,我将坚持不懈,用绘画滋养人生,弘扬国粹。”在赵中亮眼里,每一幅作品,都是他对生活的感悟,对美的追求,更是对国粹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张沛沛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河南日报 

Copyright © 2011 今日汝州智慧全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汝州市老二门街南段   邮编:467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