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三岁的我,从走出校园就四处打工,是个标准的“业余农民”。我清楚地目睹了上世纪七十年代,几百号男女劳力在飘扬的红旗下,车拉肩挑修水库的场面。还见过麦子收打后,精打细选,把籽粒饱满的运到粮店缴爱国粮的场景。农村赶大集人山人海的热闹非凡,以及如今的冷冷清清的不怎么景气。
这不,党吹响了振兴乡村的号角,伴随着声声嘹亮的号角,我这个“业余农民”也进人了乡村振兴的中国梦。
乡村振兴,党和政府已做了大量工作,办了许多实事。铺路、路灯、健身广场、戏曲舞台等。不过,在我看来,这都是乡村振兴的一部分而已。
怎样才是完整的乡村振兴呢?在我的乡村振兴梦里,是农民专业化、农村工厂化、农民报酬工资化、教育医疗免费化、养老集体化。
有人会问:“这么多‘化’能实现吗?”我的回答是,能实现!那又是怎样去实现呢?首先是农民兄弟们团结起来,让团结互助代替一盘散沙,或者说是抱团生存。
让一个组或十户或几十户为单位,把“豆腐块”合并成大块地,便于大型机械耕作,省时省力。在这一大块地周围,选择合适的地方,适当地搞起养牛、羊、猪、鸡等。这样,种植解决养殖所需的粗细饲料,养殖解决了种植所需的肥料,降低种植成本,从秸秆焚烧到不舍得焚烧、变废为宝。
适当偏多地种植经济作物和油料作物,提高收益不说,棉籽饼、花生饼是精饲料,菜籽饼,芝麻饼当作肥料,这样产出的肉、蛋、瓜果蔬菜都十分好吃。
产出的农产品,一种便有万斤甚至更多,这就值得自己加工了,于是诞生了加工厂。生产出来的农产品以及加工后的农产品,单位成员消费部分,剩余的就成为商品。这样,种植、养殖、加工、销售就成了一条龙。
还有个别特殊老人,独自居住一个家,在屋中去世几天也没人知道。因此,把他们集中起来,组成一个新的大家庭,让老人们有个温暖的家,让他们没有寂寞,没有孤单,高高兴兴安享晚年!
这就是我的乡村振兴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