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坤山
和刘宗武先生相识,是农历乙巳年龙头节的下午。那天,他冒着蒙蒙细雨,到市档案馆捐赠作品。刘老先生此次捐赠了自己创作的八部作品:汝州市夏店镇刘窑村刘氏家谱总谱、回忆三部曲《浮生漫记》50万字、名著改编《诗话水浒文说英雄》43万字、个人诗集《雕虫集》10万字、黄河文化《河风虢事》21.1万字、三门峡地方文化《典籍里的三门峡》13.6万字、党史《开天辟地救中国———红色精神谱系十讲》、党史《强国有我———党史故事七讲》等共计21本。以上作品均由刘宗武独立创作,均由中国国际诗书图印出版社出版发行。望着这些装饰精美且出自一位79岁老人之手写出来的书籍,顿时,我感到了震撼和感动。
在交谈中得知,刘宗武老人是汝州市夏店镇刘窑村人。1970年毕业于武汉钢铁学院,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曾任陕县电器厂厂长、三门峡耐火纤维工业总公司总经理兼总工程师,三门峡市外经贸局局长、党委书记,三门峡工学院副院长,三门峡市政协委员。现为三门峡市社科专家,市作协会员,市委宣传部党史教育宣讲专家,市委组织部党员教育讲师,市文明办新时代宣讲师,市政协文史资料撰稿员,河南省百名“最美五老”,三门峡市首批“十大最美崤函读书人”。
送走刘宗武一行,我迫不及待地打开了他的《浮生漫记》一书,拜读起来。
《浮生漫记》一书,是作者的回忆三部曲。所谓三部曲,是由三部分组成:攀登、拼搏、余晖。是一部比较随意的流水账式的自述。
第一部分的攀登,写的是作者的求学之路,求学之路就是一个不断攀登的过程。用一句话感慨,就是“十七年寒窗苦读奋力攀登”。这是作者求学生涯的真实写照。文中写到了汝州的“玉羊晚照”的传说、一山五名的故事、刘窑开始办学、好老师、三爷讲故事、父亲摔伤、姨夫教他、亲戚家借宿、陆浑水库修大坝等等。有不少内容反映的是家乡汝州普通人物的喜怒哀怨,是这些普通人物生活的酸甜苦辣咸。
怀念十七年求学的美好时光,想念童年时的天真烂漫,爱故乡、思亲人的拳拳之心,在文字中,犹如涓涓细流,滋润着游子心。
此时,我想起了冰心的一首小诗,成功的花,人们只惊艳它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满了牺牲的血雨。
求学之路就像鸭子划水,表面都从容淡定,其实水底下在拼命地划水,想要取得好的成绩,要不停地划水。
对于土生土长的汝州人来说,读起来,就像是和一个老农在床头炕尾随随便便拉家常,感到惬意、温暖、亲切。
第二部分的拼搏,写的是作者三十六年兢兢业业顽强拼搏的工作经历。
三门峡市政协原常委、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朱洪波对作者的评价是,刘宗武工作能力极强,从技术工作到企业管理,再到行政机关领导,在任何一个岗位都干得风生水起。用现在时髦的话说,就是“多栖”全能型人才。在做技术员到几个厂的厂长期间,能学以致用,善于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发表过多篇在全省、全国都有重大影响的理论文章,并多次对生产技术进行革新。任外经贸局局长期间,他敢想敢干,开拓进取,历尽艰辛,让开曼铝业、东方希望、义翔铝业几个氧化铝企业和义马矸石电厂等一大批大型骨干企业落户三门峡市,为三门峡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他思想解放,视野开阔,极具前瞻性。早在很多年以前,就在发展开放型经济、特色经济、吸引利用外资、加强区域经济合作等方面有着较为深刻的探索和研究。刘宗武兢兢业业,非常吃苦耐劳。数十年过去了,他为促成项目落地而四处奔波的身影;引进的国外设备发生故障,等不到外国专家,自己扑下身子去钻研解决的情形,依然历历在目,难以忘怀。还有许许多多关于他克服困难的故事,例如争取“中外女领导人、女企业家研讨会”在三门峡召开,争取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城市管理”援助项目等,读者可在他的作品中品味那种鼓舞人心的品格。
三门峡市委原正市级干部昝武健对作者的评价是“宗武是个有品位的人”。啥叫有品位的人?忠于党的事业,有奉献精神的人就是有品位的人。上个世纪末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扩大和深入,西方的一些东西,我国原有的已经绝迹了的陋习,好的、孬的,需要的、不需要的,都飘了进来,浮了起来。比如日常生活中的请客送礼;职务升迁上的跑官要官;实际工作中的假大空、形象工程等,在一些地方、单位逐渐多了起来。一时间,好像整个社会都有点浮躁。可宗武同志牢守底线,坚守“官”德、埋头实干、淡泊名利,从来没有因为自己的事向组织伸过手。
刘宗武的工作经历很丰富。他下过车间,当过工人,干过班组长、车间主任,任过大中型企业一把手;转行机关后,又在政府几个重要部门任正、副职。他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专一行,每个岗位都出彩,都有叫好声。这也是宗武叫人羡慕的又一个人生亮点。
从两位领导的评价中,可以感悟到作者是一个事业心、责任感、积极性、创造力很强的人。
品读拼搏,给人一种蓬勃向上的激情。
第三部分的余晖,写的是作者的退休生活。
“老牛宜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2006年作者退休后,曾受聘在几个单者帮忙,也做过一些公益事业,坚持读书,笔耕不辍,收获满满,直到现在仍然在发挥余热。用一句话概括,就是“花甲岁老骥伏枥播洒余晖”。
人老了必然退休。退休后,大把大把的时间干点啥?突然轻松下来的脑子想点啥?《浮生漫记》给我们了一个很好的启示。屁股坐下来,头脑静下来,把大半生做过的事情梳理梳理,把匆忙中咀嚼过的东西回味回味,既有意义也有意思。这种体味人生的做法、人生体验的再现,不但可以给青年人以启迪,而且丰富了自己的退休生活,使自己的心智再次得到升华。
在历史的长河里,有些人如流星划过天际,短暂而耀眼;有些人则像静谧的湖泊,深沉而持久。
泰戈尔曾说:“只有经历过地狱般的磨练,才能练出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界的绝唱。”
读罢此卷,掩卷深思,我觉得刘宗武先生是一个正直、勤奋、乐于奉献的人。他是平凡的,同时也是伟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