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牛莉萍)“我这几个大棚用不了半个月就建好了,不耽误种春天第一茬菜,以前在外打工舍家丢娃,现在多亏家乡好政策,让我这老农民也能守家赚钱当老板。”3月27日,家住庙下镇杜庄村的杜明现指着自家的在建蔬菜大棚乐呵呵地说。
春节前,在外打工十余年的杜明现回家过年,到镇上时被“乡村振兴·你我同行”大标语吸引,一问,原来镇里正在抢抓外出务工人员集中返乡的有利时机开展“乡村振兴·你我同行”创业培训会,当时就勾起了他的好奇心,会议结束后,他对工作人员说有十几年的蔬菜种植技术,乡镇工作人员就热情地给他介绍家乡的扶持政策,后续还替他跑资金,进行技术培训、指导等。“这么好的政策,我哪里都不去了,就留家乡捯饬种菜了。”杜明现说。
近年来,我市创新人才聚合、技能整合、服务融合,着力画好人才服务基层“同心圆”,为人才服务脱贫攻坚、技术引领乡村振兴营氛围、添活力。用宣传造势营氛围。充分借助电视、广播、微信等媒体,广泛宣传创业优惠政策以及产业发展规划前景,吸引在外人才和务工人员回乡就业创业。人社局专门设立窗口为返乡过节在外人才和务工人员提供政策咨询、解答和务工招聘等服务。春节期间,共接受政策咨询2000余人次,发放政策读本1000余份。同时,在多个乡镇举办现场招聘会,邀请在外人才和务工人员、返乡创业青年代表参加“乡村振兴·你我同行”座谈会,并现场算“亲情账”和“经济账”,鼓励人才返乡创业就业。以村为单位,完善外出务工人员信息数据库,建立“能人”台账,有序引导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