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黄色、深红色的队服交相辉映,5面大鼓一字排开,铙镲对称分列两边。队伍中间十余位拍镲的队员,在令鼓手的指挥下不时变换队形,震天的铜器声吸引了众多村民,大家围聚四周,每个人都沉浸在这热烈的氛围之中。
在焦村镇张村村子中心,是铜器社队员排练的地方。近日,20多名在家的队员们聚集在一起,一场壮观的表演迅速开始。

五面大鼓擂起来
“我们村的铜器社清朝时就有,后来停了好多年。1992年,当时群众集资4700元购买了7对铙、8对镲、2面大鼓,恢复了铜器社。”张村铜器社的恢复发起人、村里知名的公益人士刘学友,如今已是80岁高龄,耳不聋、眼不花,腿脚利索,说到当初恢复铜器社的往事,记忆犹新。
作为群众业余文化生活的重要载体,恢复起来的铜器社很快聚集了二三十名爱唱爱跳爱玩的“文艺范儿”村民。到了2019年,随着铜器社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村里又集资1.8万元,增添了5面大鼓、25对镲、10对铙等乐器,购买了70套演出服装,队员增加到47名。

队形变换

令鼓手王克丽
铜器社队员老中青搭配,互帮互学,队长张海仓、队员完老红、完红安、靳广国等都是老队员,令鼓手王克丽今年43岁,还是村里戏曲演唱队的“主角”。“一个铜器节目打下来得20分钟左右,像这样的节目就有十几个。我们经常去镇里、市里演出,平常每周有两三次在村里演出。大家既锻炼了身体,也给群众的生活增添点乐趣。”王克丽说。
持续不断的铜器表演,带出了一个正能量满满的文艺表演团队。“队员王会娜是村里公认的好媳妇,王爱兰是好婆婆,邢凤云是好母亲,像这样的好人在我们铜器社比比皆是,我们每个队员都是各个方面的先进典型。”村委会委员、铜器队队员张玉翠评价说。

擂鼓手

欢快的大鼓敲起来
以铜器社为引领,带动了村里戏曲演唱队、竹马旱船队、广场舞队等其他文艺团体的蓬勃发展,不断赋予这个“曲子窝”村新的时代内涵,也带动了尊老敬老、婆媳融洽、妯娌亲如姊妹、邻里互助等向善向上村风民风的持续提升。
“我们村从去年开始,每季度开展一次80岁以上老人饺子宴活动,每月初六还为老人开展一次戏曲演唱活动,村里尊老敬老的氛围非常浓。”张玉翠说。
郭营战 焦玉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