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锵,咚咚锵……”2月18日上午,市人民医院门诊楼前传来阵阵热闹的锣鼓声,吸引了许多路人及患者驻足。这么大阵势是为哪般?
原来,1月6日寒冷冬夜,年仅17岁的小妮(化名)在朋友家里用木炭取暖,密闭温暖的环境使小妮吃完饭看着电视就进入了梦乡。次日早晨,家人电话始终联系不上,最终在找到小妮时她已经陷入昏迷,呼之不应。小妮引发了一氧化碳中毒。家人紧急将她送外市人民医院救治。市人民医院急诊科紧急接诊后,根据小妮家人的描述和现场的情况,查体后发现小妮属于昏迷状态,手指僵硬,面色苍白,瞳孔散大。急测碳氧血红蛋白达到了34.1%,属于重度一氧化碳中毒,病情十分危重,遂转入重症医学科抢救。
转入重症医学科后,拍片显示其双侧基底节、中脑、双侧脑室旁异常信号,CT检查见大脑皮质有弥漫性神经细胞局部缺血性改变。在重症医学科综合多项检查会诊后,诊断结果为一氧化碳中毒、缺血缺氧性脑病,肺部感染。
重症医学科在主任王辉、主治医师李高丽、护士长王晓峰,立即为小妮做经口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脱水、脑保护、抗感染等抢救治疗。同时邀请省级专家会诊,制订严谨的治疗方案和应急备案。管床医生李高丽全天候精心治疗,细心体贴照顾促进她早日苏醒。为了缓解家属的焦虑,护士长王晓峰会发一些小妮照片传给她妈妈。管床护士杨红果因担心患者身上的插管脱落,几乎寸步不离陪在病床旁,下班也比平时推迟了两三个钟头,一遍又一遍给换班护士交代注意事项。
就这样,在重症医学科治疗的第11天,小妮终于苏醒,有了意识,脱离了生命危险。在第13天时,小妮生命体征平稳,被送出重症医学科,转入脑外科和康复科继续接受治疗。
2月18日上午,小妮和家人带上锦旗以及一支铜器队来到市人民医院,在一一拥抱问候医护人员时,小妮妈妈几度哽咽地说,她之所以用敲锣打鼓“广而告之”的方式来表示感谢,就是希望让更多市民知道这是一家有温度的好医院。 郭营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