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为期5天的市新华书店“寒假新华少年研学营”圆满结束。绘本共读、非遗手工、玩转彩泥、创意涂鸦、元宵灯笼制作等,一系列精彩纷呈的课程,让孩子们遨游在知识与欢乐的海洋。此外,本次研学营还特别设置了探寻新华书店历史、探索新华书店图书分区课程,丰富了孩子们的研学体验。
探寻新华书店历史。研学老师以视频、PPT、互动问答等生动有趣的方式,向孩子们讲述新华书店的发展历程。从1937年在革命圣地延安清凉山诞生,新华书店就肩负着传播先进文化、为人民群众提供精神食粮的重要使命。在艰苦的革命岁月里,新华书店的工作人员克服重重困难,将一本本承载着希望与知识的书籍送到群众手中。随着时代的发展,新华书店不断壮大,如今已遍布全国,成为人们获取知识、享受阅读的重要场所。孩子们聚精会神地聆听着,对新华书店的敬意油然而生,也深刻感受到阅读和知识传承的重要性。
探索书店图书分区。在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开启了新华书店图书分区的探索之旅。一进入书店,种类繁多的图书让人目不暇接。老师详细介绍了不同的图书分区,如文学区摆放着中外经典文学作品;科技区陈列着各类科普读物,涵盖天文、地理、生物、医药等多个领域;少儿区则充满了童趣,丰富多样的绘本、故事书吸引着孩子们的目光。通过这次探索,孩子们学会了根据自己的兴趣快速找到想要的书籍,提高了他们自主阅读的积极性。
绘本共读开启多元世界。《冰冻西岐山》以封神榜神话为主线,讲述了一场商朝与西周的大战。五万商军突然兵临西岐山下,姜子牙神通广大,不费一兵一卒化解危机。在与孩子们共读绘本的过程中,他们结识了姜子牙、申公豹、闻仲等神话角色,在故事里锻炼了智谋,提升了勇气。《大集里的中国年》绘本通过展现全国各地的集市,如陕西焦岱镇、山东费县、北京永宁、东北造化、海南万宁等地,让孩子们了解大集全貌、地方特产、特色美食和非遗文化,浓浓的人间烟火气扑面而来。《揭秘昆虫》绘本为孩子们打开了昆虫世界的大门,老师介绍了蝴蝶、节支虫、蚜虫、萤火虫、沫蝉、天牛、独角仙等多种昆虫的生活习性、主要食物及躲避天敌的方法,让孩子们看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微观世界。《神秘面包小子》以“面包小镇迷踪”为主题,带领孩子们踏入奇幻的面包世界。老师绘声绘色的讲述,将树林面包房的三辑冒险故事娓娓道来。爱吃吐司面包的老鼠、钟情葡萄干面包圈的松鼠、藏在法棍面包里的花猫,三个可爱主角,带领孩子们思考:“为什么不能用不当方式获取喜爱之物?”“合作为何能实现共赢?”孩子们踊跃分享想法,在讨论中懂得要靠努力收获喜爱,学会与同伴协作,发挥各自优势,实现共赢。
多彩手工,创意与文化的碰撞。新年挂件“年年有余”:孩子们运用布艺拼贴,将红鲤鱼与鞭炮创意组合,再配上鲜艳中国结,一个个充满喜庆的新年挂件诞生,为元宵节增添了不少欢乐氛围。“福气满满”醒狮花灯:拼接灯笼、安装灯源、系流苏、绑手柄,孩子们忙得热火朝天。不一会儿,精美的醒狮花灯便在他们手中成型,孩子们脸上满是成就感。彩绘帆布袋与手工草帽:孩子们充分发挥想象,在帆布袋和草帽上尽情涂鸦。蓝皮鼠、树袋熊、人鱼公主等形象跃然其上,栩栩如生。填色过程中,孩子们的专注力和审美力也得到了锻炼。非遗漆扇:孩子们亲自调色,转动蒲扇,烟霞、碧空等色彩如绸缎般融入扇中,神奇的色彩变化让孩子们惊叹不已,直呼精彩。非遗竹编:孩子们手持竹条,在老师地悉心指导下,全神贯注地开始编织。他们按照横竖交叉的方式,有条不紊地将竹条相互交织,竹条在他们手中灵动地穿梭,不一会儿,以大红福字为主题的竹编画就做好了。孩子们将竹编作品嵌入相框,一个独具匠心的书桌摆件就诞生了。玩转彩泥:老师带领孩子们制作彩泥扎扎乐,如中国红灯笼、糖葫芦木桩、孔雀公主、满天星花瓶等手工作品,在塑造彩泥的过程中,孩子们的耐心和专注力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本次研学营,孩子们在知识的海洋里汲取养分,在手工制作中释放创意,收获满满。大家表示都非常期待下一次的“新华少年研学营”能带来更多精彩的课程。
李浩然 陈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