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八九月份持续高温,对秋菇菌棒里的菌丝发育影响很大,菌棒在走菌棚里出现大面积腐烂现象,加上去年三九天持续10摄氏度以上的暖热天气,这都影响了香菇的产量。保守估计秋菇和低温菇的产量,与往年同期相比减产50%以上。针对这些影响,我们村两委会不等不靠,积极筹划应对措施。”2月12日上午,正在村党群服务中心与村两委会干部商量推进走菌棚升级改造项目进展的温泉镇朱寨村党总支书记朱学卫说道。
记者走进香菇种植大户朱亚楠的大棚,看到架子上的菌棒长出的香菇明显不如往日密密麻麻,但品相还算可以。“我去年下半年种了14万袋,当时制作出来的菌棒由于气温过高,坏了一部分,只好二次制作菌棒,但是生长还是不理想,出菇量明显少。”一旁的种植大户张翠平也点头认可。
“针对菇农反映的情况,我们及时深入各个大棚实地了解,同时召集种植大户分析原因,找到问题根源后,村两委会决定从源头解决问题。为应对持续高温天气对菌棒制作及菌丝发育过程的影响,我们利用驻村第一书记专项资金和市里乡村振兴专项资金,申报了走菌棚升级改造项目。第一期将把基地里的20座走菌棚升级改造成恒温棚,保障菌丝发育质量,为香菇生产打好基础,这个项目预计在4月份落地实施。”朱学卫说,同时,该基地已于去年探索出香菇与羊肚菌融合发展的新路子,“去年我个人种植羊肚菌8个棚,收入12万元,带动其他菇农发展羊肚菌种植将近200个棚,效益很不错,今年准备继续引导村民实现双种植、双保险。”
“香菇产业是朱寨村的支柱产业,每年创收7000多万元,村集体经济收益80多万元,它也倾注了村两委会的全部心血,我们会及时应对香菇产销过程遇到的各种问题,确保香菇产业健康稳定发展。凡是与香菇有关的事儿,都是村两委会的头等大事。”朱学卫说。
郭营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