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州市:“五星”闪烁点亮新生活养田小米香满山坡富了百姓忙碌的全国人大代表于莉施肥、防虫、剪枝,士博生态园忙活起来助企发展,激发经济新活力畅通沟渠“微循环”  连通水网“大动脉”
第01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3693期:第01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5-02-12

汝州市:“五星”闪烁点亮新生活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条条道路平坦宽阔,农家院落干净整洁,乡村产业如火如荼……自启动“五星”支部创建工作以来,汝州市把创建工作作为构建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全面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重要抓手,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主线,以促进乡村产业兴旺为重点,以增强群众幸福指数为目标,擘画出一幅美丽乡村画卷。

抓产业激发新动能

2月8日,走进汝州市紫云路街道铁炉马村鸿友科技电子元件加工厂生产车间,20多名女工正忙着对电子配件进行插针、熔焊、组装、检测等工作。

“这里环境好,收入也可以,更重要的是离家近,方便照顾老人孩子!”女工马利丹说。

“手工、机械操作难度都不大,上手很快。生产车间建成后,还没贴招工启事,就有很多村民来咨询报名了。”铁炉马村党支部书记宋志魁介绍,加工厂订单从浙江发过来,工人按图样生产组装,检验合格的产品送往浙江对外销售,整个加工厂经营稳定、效益良好。

除了电子元件加工厂,村里还建起了豆制品厂。

村民马帅豪家原本经营着一家生产豆皮的家庭小作坊,随着订单增加,他早有扩大生产规模的打算,但因资金有限一直未能实现。2024年,村里抓住这一产业,争取乡村振兴项目资金,新建起500平方米的生产厂房,实行标准化生产。

此外,铁炉马村还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引进投资方,谋划建设“三农”电商直播基地。

“对照‘五星’标准,俺村还有差距,我们要补短板、促提升,争取今年先摘‘四星’,明年创‘五星’。”宋志魁说。

“领头雁”带动新风尚

荒废的游园摇身一变,成了孩子们嬉戏的乐园;闲置的荒地被打造成集休闲、娱乐、体验、美食于一体的打卡胜地……漫步在汝州市米庙镇石槽王村大街小巷,宽阔的街道、挺拔的翠竹、赏心悦目的小花园、独具特色的文化墙,一角一隅皆是风景。

“村庄也和人一样,第一印象很重要。”石槽王村党支部书记张曼曼告诉记者,为提升村容村貌,她在2020年10月当选村党支部书记后,就和村“两委”干部共同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制定“周五大扫除日”,党员干部带头,每组出5名群众,每周五对村主干道、沟塘河渠及卫生死角进行清理,同时在村游园等处增植补绿,并修缮道路花墙,使村容村貌、基础设施、人居环境等逐渐得到改善和提升。

随着村里的青壮年劳动力大都外出务工,留下的弱劳动力该怎么办?张曼曼和村“两委”干部在多次外出考察后,于2023年5月成立“石槽王村家政服务中心”,打造“公司+中心”“中心+农户”的工坊管理经营模式,召集就近闲散劳动力,对从业者进行规范化培训和管理,统一培训标准、统一服务合同、统一持证上岗,承接家政服务、养老服务、母婴护理等业务。

截至目前,石槽王村家政服务中心已带动300余名劳动力就业,人均增收3万多元。

随着袜子生产加工、综合便民充电服务站等项目先后落地,石槽王村集体经济实现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石槽王村正在蜕变为一个有颜值更有内涵的美丽乡村。

铁炉马村和石槽王村的发展成果并不是个例。

近年来,汝州市以“五星”支部创建为抓手,聚焦“五星”目标,汇聚“星”力量,激发“星”活力,通过在全市范围内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十乱”集中清理行动,围绕发展以“十大产业”为主的现代农业产业,大力发展“一村一品”,实现农村颜值、农业产值双提升,切实增进了群众福祉。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汝州市已创成“五星”支部11个、“四星”支部52个、“三星”支部177个、“二星”支部195个、“一星”支部6个,推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不断走深走实。

河南日报记者丁需学 曹相飞 通讯员桂焱炜 吴改红 刚鑫雨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河南日报 

Copyright © 2011 今日汝州智慧全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汝州市老二门街南段   邮编:467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