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上午,吃罢早饭,临汝镇关庙村村民冯海强已经来到附近的加油站,给面包车加满油,拉着同行的三四个人准备出发了。“从家到呼和浩特900多公里,要走十几个小时,我们几个人换着开,一路不停,晚上就可以到达。新的一年,搁住劲干,家里开销大,不能偷懒。”
冯海强2024年经朋友介绍,在呼和浩特市一家露天煤矿用大货车转运矿渣,每个月工资1万元左右。“露天煤矿的矿坑离地面几十米深,每天就是和伙计们一起把开采出来的矿渣拉到五六公里外的堆放点,有时候晚上还要加班,挣的都是辛苦钱。家里有三个学生在上学,我必须努力干才能供给他们上学。虽然离家远,但工资也不算低。”冯海强笑着说。
与冯海强一样对新的一年满怀希望的临汝镇冯楼村村民郭营坤,也正在收拾行囊前往北京打工。“活是亲戚找的,比较可靠,我干水电工十几年了,一直给新建大楼安装水电,每天工资350元。”初中学历的他,在工地摸爬滚打十余年,从最初的小工变成专业技术工,“现在再复杂的水电设计图我都能看懂,而且按照设计要求安装到位,保证一次检验合格,现在出来打工,没有技术是不行的。”郭营坤先后在上海、杭州、北京工地做水电工,凭借过硬的水电安装技术,无论到哪都受到项目部的称赞。
临汝镇庙张村村民张伟伟,是过完春节才回到老家的。外出打工十余年的他,已经在郑州南四环买了房子,儿子也在郑州市一所中学上学。如今,他专门为几个大商场做中央空调日常维护工作。“商场里的商户很多,维修的工作一般都是商场晚上关门后开始做,所以我几乎都是上夜班。这么多年自己的作息习惯都调过来了,晚上上班,白天在家睡觉。维修任务重,很难有时间回老家看看,今年春节期间一直在加班,好不容易挤出一点时间回来看看,在家停一天就得赶紧走。”
正月初六刚过,原本热闹的乡村一下子冷清起来,挤满街道的外地牌照轿车几乎走光了,返乡的青壮年陆续开始出发,奔向工作岗位。“工厂都开始复工,不敢去得晚,否则不好找工作。回来看看老家,已经放心了,还得回去好好干。”已经购买了火车票准备返回浙江宁波工作的冯楼村村民薛九莲说。
郭营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