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处穷山村,种地靠天收。家无多存款,花钱靠打工。”省定贫困村米庙镇于窑村的贫困户于亚衡,虽然只有34岁,可看上去却比实际年龄要大许多。他是2015年被纳入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其家庭主要致贫原因是缺乏技术、缺乏资金,缺乏养殖技术,主要经济来源仅依靠于亚衡个人在附近偶尔打零工,没有固定收入。
在感到国家政策温暖的同时,于亚衡立志要靠自己的双手实现脱贫致富,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决定发展养殖业,立志两年内脱贫。2015年于亚衡向亲戚借款3万元,共投资3.5万元建立养猪场1.5亩,平均每年出栏20头,收入1万多元。干一行就要爱一行、精一行,于亚衡在养猪的过程中,逐步认识到技术的重要性。驻村工作队了解到他的困难后,积极主动帮助联系市畜牧局,请来有关养殖的技术人员和专家,帮助他解决养殖技术难题。他虚心向市畜牧局技术人员和专家请教,不断解决养殖中的技术难题。今年于亚衡通过金融扶贫政策向汝州市农商银行贫困户小额贷款,经过贫困户自愿申请、驻村工作队和农商银行审核,并进行实地考察、走访,他成功申请到自我发展项目资金5万元,主动扩大养殖规模和养殖数量。目前养殖场共计养殖100多头,预计每年出栏20多头,年收入预估1万元以上,他也成功提前实现了给自己立下的诺言。在2016年成功脱贫,成为于窑村致富带头人。他积极帮助其他贫困户提供养殖技术,通过养殖不但实现自我脱贫,并积极带动其他贫困户通过努力脱贫,走向致富之路。
坚韧推开了困难,勤劳战胜了贫穷。相信在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驻村工队努力帮助下,于亚衡的脱贫致富之路会更加平坦宽广,未来的生活会更加美满幸福。
赵彦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