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腊八节一直是重要的保留节日。唐代诗人孟浩然在《腊月八日于剡县石城寺礼拜》曾这样写:
石壁开金像,香山绕铁围。下生弥勒见,回向一心归。
竹柏禅庭古,楼台世界稀。夕岚增气色,余照发光辉。
讲席邀谈柄,泉堂施浴衣。愿承功德水,从此濯尘机。
在千年前的某个腊八节,孟浩然来到了石城寺礼佛。石城寺环境优美,青竹古柏环绕,楼台夕照,青晖环绕。在这座古朴幽深,肃穆庄严的禅院里,诗人通过对浴佛盛典的描述,有若当年弥勒的降生,令人心驰向往。他想要借助功德水来洗濯身上的尘埃,进而洗涤自己的尘俗之心,有一种遗世独立的超脱之姿。
腊八节的由来
腊八节并非在开始之际就与佛教产生了直接联系,而是起源于中国先民与祭祀有关的“腊祭”活动。《礼记·郊特牲》曾记载,“腊祭”原来是伊耆氏(一说神农氏)时代祭祀鬼神的重大“岁终出祭”活动,当时的先民在十二月的时候,往往会“合聚万物而索飨”,当时的人们会搜罗丰富的食物来报天地、敬鬼神,祈福迎祥。当时天子主持的“大腊祭”所祭祀的神灵就有八种之多,从伊耆氏开始,腊祭就已经诞生了。
夏代称之为“嘉平”,商代为“清祀”,周代为“大蜡”,汉改为“腊”,后世则统称为“腊日”,腊八节包含了先民对美好生活的祈求与愿望。在我国古代,每年腊月初八前后会举行隆重的大型祭祀活动,先民们会同时祭祖先与百神,为的是祈求神灵保佑百姓,降安康吉祥于人间,避灾害祸殃于众生。东汉时期,蔡邕《独断》一书明确指出:“腊者,岁终大祭。”在腊月进行大型祭祀活动,已然成为当时约定成俗的风气。“祭百神”也成为年末时节最重要的一次庆祝丰收、祈福祖先与神灵的祭祀活动之一。
西晋时期,著名的“河东裴氏”家族代表人物之一裴秀曾作《大腊》诗,详细描述了古代腊祭时的场景。他写道:
日躔星记,大吕司晨。玄象改次,庶众更新。
岁事告成,八腊报勤。告成伊何,年丰物阜。
丰裎孝祀,介兹万祜。报勤伊何,农功是归。
从这首诗中,我们可想见当时祭祀的隆重,在这场盛大的祭祀盛典中,先民们要向百神报告“年丰物阜”的美好年景;同时也诚心祈求“百神”能够保佑百姓和气同欢、嘉瑞祥和的图景不断出现。
《礼记·杂记》曾记载过孔门师徒间的一个小故事:在某个冬日的时节,子贡去参观“祭百神”的腊祭活动,等仪式完成后,孔子询问子贡说:“你看到人们的欢乐了吗?”子贡则回答道:“全国的人高兴得都像疯狂了似的,我不知道有什么可欢乐的?”听到了弟子的话后,孔子有些无奈,又有些启发地对子贡说:“人们辛辛苦苦劳作一年,才在腊祭这一天享受恩赐的福泽,这种欢乐不是你所能理解的呀。”的确,腊祭既能祈求美好愿景,又能调节生活节奏,也能慰藉心中情感,不失为一种与民生关系密切的节日活动。
当然,“腊祭”也与古代的田猎活动有着直接关系。“腊”的本义即是干肉,因为这个月的天气是最适合制作腊味,以便长久保存的,我们也习惯称十二月为“腊月”。“腊”本身就有“猎”的意思,需要通过猎取禽兽来祭祀先祖。《礼记·郊特牲》也认为“腊”有“移民”,即让百姓放松心情的功能。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幅生动的画面:经过一番声势浩大的田猎后,先民们把宰杀的猎物与所需的食物贡献出来,作为祭祀祖先和鬼神的祭品,等待“腊祭”仪式完成之后,再将食物祭品熬煮成吃食,由全体先民一起享用。他们一方面载歌载舞庆祝丰收,一方面用行动报答祖先和神灵的庇佑。在这次张弛有度的盛会中,“腊祭”已然具有了无上的神圣感,先民们终日忙碌,在这一刻也得到了心理与物质的双重回报,生活的劳作和艰辛也得到了难得的放松和回归,充满了继续向前的光芒和斗志。
史学家范晔在《后汉书》中写过一篇《樊宏阴识列传》,并记载一则与之有关的事迹:汉宣帝时期,有个叫阴子方的人,他恭孝仁厚,偶然在腊日的晨炊中看到了灶神形迹,此后每年以黄羊祭祀,最终获得了三世富贵,官运亨通。在历史上,阴子方有一个曾孙女(阴识之妹)名叫阴丽华,后来成为东汉开国君主光武帝刘秀的皇后。此后,阴氏家族的子孙一直遵循祖制,坚持在腊日祭祀。宗懔《荆楚岁时记》说:“阴氏世蒙其福,俗人竞尚,以此故也。”该书也明确载“腊日”是十二月八日。荆楚地区一直效法阴氏,在腊月八日以豚酒祭灶,并相沿成习。
当然,“腊祭”也与古代逐疫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腊八节期间,除祭祖先、敬鬼神等隆重活动外,古代先民还要举行一项重要的活动———傩仪逐疫。汉代以傩逐疫的活动是就在腊日举行的,目的则是驱逐疫鬼,平衡阴阳。班固在《汉书·汉仪》中对此仪式有详细的记录:官方会从中黄门官吏子弟中挑选年龄在十岁至十二岁的儿童一百二十名,有人头戴红色黑边的头巾,手拿大鼓;有人扮方相氏,手拿戈茅与盾牌;有人扮十二兽,驱逐恶鬼。当主持傩仪的官员高喊“仮子备,请逐疫”时,他们便齐唱傩歌,随着音乐跳起“十二兽舞”,并手持火把,驱赶逐疫。直到今天,长江中游地区的许多地方仍保留着击腊鼓、戴面具,驱疫催春的习俗。
后来,由于佛教的介入,十二月初八成为佛祖“成道”日,也为它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所以“腊八节”被佛教徒借用,进而演变成“斋僧节”。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也说,十二月八日这一天,僧尼们要启动“浴佛会”,赠送“七宝五味粥”。因此,“腊八节”又称“腊日祭”“腊八祭”“王侯腊”等;“腊八粥”也被冠以“七宝五味粥”“佛粥”“大家饭”等名字。
腊八节的风俗
“腊八节”喝“腊八粥”的风俗,与佛教产生了密切关联后,深深影响了我国的传统节日习俗。在“腊八节”这天,人们会拜佛、聚会,坐在一起喝“腊八粥”。明代大诗人杨慎《腊八日》说:“丑应商春才八日,戍从汉腊已千年。”在历史的长河中,无数的文人墨客也以其笔墨绘声绘色描绘了“腊八节”的盛况,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文字资料和想象空间。
一相对而言,唐代官方很重视“腊八”的节日传统。朝廷有赐宴及赏“口脂”、“面药”,并以“翠管银罂”盛之的习俗。“口脂”是一种白瓜子,“面药”则是一种叫“红雪”的御寒养颜良药。
除了食用甜粥外,“腊八粥”也有其他的吃法。道光皇帝《腊八粥》说:“一阳初夏中大吕,谷粟为粥和豆煮。”用谷子、粟米和豆子,搭配果蔬盘食用,吃的是杂粮粥;王季珠《腊八粥》说:“开锅便喜百蔬香,差糁清盐不费糖。”把各种蔬菜熬煮成粥,撒上薄薄的盐,吃的是咸粥。“腊八粥”的食用习惯,每个地方都有各自的特色。有的地方会做多一些,能够吃几天,意为年年有余;有的地方不许一顿吃完,要吃上一天,以表示富足有余;有的地方会把腊八粥抹在树上,以祈求来年丰收。
腊八节的余响
“腊八节”的到来,也意味着新旧年关的交替。由于各种原因无法回家的人们也会踏雪寻梅,在自然环境中放松自己,洗涤心灵,寄托情怀,寻找古人特有的浪漫。
宋人张即之在《腊八日早漫成》中写道:“客因年近思家切,人到心间饮水甜。昨夜一番乡屋梦,寒梅香处短筇拈。”客居他乡之人,在临近年关时更加思念家乡。随着年岁渐长,即使在家乡饮水,也感觉甘美香甜,回家的渴望日益强烈。在昨晚的梦中,诗人再次梦到了家乡,并亲手摘下一朵寒梅,花香扑鼻,沁人心脾。这一刻,诗人仿佛也感觉到了家乡的温暖和幸福,就像手中的短筇一样,短暂而弥足珍贵。
明人唐文凤《进腊日诗》其一写道:“大蜡逢嘉节,阳和暖欲回。人间恩惠薄,天上早春来。”这是一年最隆重的节日之一,古代帝王会点上最巨大的蜡烛。尽管寒冬腊月的风吹动着萧条杨柳,却有梅花在雪中尽情绽放。虽然人间有太多的坎坷和凉薄,但老天已经开始散播暖暖的春意。古人常说“梅花香自苦寒来”,或许,打动我们的正是那种被困在人生低谷时的风雪体验。很多艰难困苦,是人生滋味;很多腊日时节,也值得怀念。此时此景,腊梅花儿仿佛也感受到了节日的气氛;乡心万里,无数游子也生出无限的温柔。
“腊八节”的习俗,已经深深印在了中国人的记忆深处,无论岁月如何变迁,它依然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带来了新的祝福与希望,吸引着我们不断追寻心灵的家园。据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