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娄阿鼠”参加平顶山市戏曲类非遗项目评审考试一举成名,命中榜首。这一不胫而走的喜讯一下成了汝州曲剧界的新闻热点。
“娄阿鼠”是1978年崔占老师在临汝县曲剧团《十五贯》剧中饰演的丑角人物。因其刻画人物简洁大气、形神兼备、入骨三分、表演逼真、滑稽幽默而著称。被观众誉为“老鼠精”,有“中原第一鼠”的美誉。当年临汝县曲剧团携《十五贯》,曾在郑州演出300多场,连演3个月不换戏,一票难求。2000年,曾先后被《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等媒体多次专访报道。
这次“赶考”可真难坏了80岁的崔占了,可称是有惊无险,差点失之交臂。您可别误会,可不是崔占演技不好,唱腔不中,更不是理论功底差。而是因为崔占用的是老年手机(不能收看微信),因而信息闭塞,致使接到参加平顶山市非遗中心申报的通知滞后,他在截止考试报名前的那天上午才得到信息。此次报名材料必须在电脑上操作,上报材料需要电子版,而对电脑这种“玩意”,他可是一窍不通,这下可发了愁。但他非常热爱曲剧,也很珍惜此次申报机会,他不敢怠慢,立马搬来“救兵”,找来了当年他的学生谭国强前来帮忙。
当天,崔占和谭国强一同来到市文旅局非遗中心。非遗中心主任郝亚东,看到他俩满头银发的模样,惊讶地说道:“今天是申报最后一天,上报材料较多,还要上传视频资料,您俩会玩电脑吗?他俩异口同声地说:“不会。”“你们会玩微信吗?”谭国强说这个还凑合。副主任秦瑞杰看到崔占老师对曲剧的喜爱和对申遗的热衷程度,即刻从电脑中调出了2017年崔占老师上报省级申遗的有关材料,这下大家心里有了谱。但按要求还需要近年来的各种文字、视频资料做补充。郝亚东说:“这两项内容,今天上午必须完成(一个是文字资料,一个是视频资料)。视频资料我们科室做不了,需要到外面去制作。”崔占说:“好,没问题,一切行动听指挥。这种紧慢板的事,俺是清楚的。”“视频的事交给我,我找人去制作。”谭国强说道。为了便于沟通,谭国强和郝亚东加了微信。然后他们兵分两路去准备。这边崔占老师在非遗中心提供个人近期资料信息,那边谭国强骑车到一家广告公司找人制作视频资料。在郝亚东及秦瑞杰地耐心指导下,他们历经五个小时,经过共同的努力,崔占老师的所有申遗报考的文字、视频资料全部打印、制作完毕。崔占得知申报通过时,他那写满沧桑的脸上乐开了花,忘情地哼唱起来……
报考成功后,崔占老师开始“备战”应试内容。此次应试项目有戏曲理论知识应答、面试,还有演技展示等。崔占为了准备应试资料,求证汝州早期曲剧演员的演出状况,他曾到骑岭街道山王村走访了117岁的鲁氏老人,又在煤山公园采访了99岁的王玉才老人,还到市区一小区登门探望了91岁的王敬老人。为了进一步印证汝州曲剧演员早期在民间的一些演出情况,他还相继查阅了大量的戏曲史料,系统地掌握汝州曲剧的来龙去脉。最后由他口述、整理6000多字的“曲子窝里说曲剧”在“今日汝州”刊发。另外由他口述的另一篇15000多字的“汝州曲剧一百问”有望年底前完稿。经过近半个月的实地采访及戏曲资料的精心准备,崔占参加“赶考”的那种忐忑之心,终于平静下来。
考试当天,崔占和市曲剧团的演职人员,一道乘车来到平顶山市非遗中心。汝州、宝丰是一个考场,应试人员有30多名。崔占虽然是次此考试年龄最大的一位考生,但他能够按照考官的要求认真对待。当别人演唱精彩时,他带头鼓掌喝彩。崔占老师在考场上演唱了《陈三两》中魏鹏的一段唱腔:“昨日里日落西山黄昏后,有个珠宝商人来把店投,那人带了一个女子陈三两,寻短见就在月上高楼……”他还表演了他的“杀手锏”———《智取威虎山》栾平的念白及动作表演:“三爷!他不是胡彪,他真是共军呀!”崔占老师的高超演技惊艳了四座,掌声雷动,经久不息。
“娄阿鼠”赶考之事已尘埃落地,但崔占老师那种肯吃苦、不服输,肯于攀登的敬业精神,是汝州市戏剧界的优秀代表,也是我们当代年轻人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