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12月24日下午,在市群艺馆二楼的一间教室里,望嵩社区快乐之家合唱团正在演唱《娄山关》,激情澎湃的歌声引人入胜,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今年以来,望嵩社区快乐之家合唱团在“唱响新时代”平顶山市群众合唱展演活动中获得金奖,在河南省第十届大河风合唱艺术展演活动中获得银奖。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合唱团,团结奋进,厚积薄发,在省市展演中崭露头角,这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
合唱团成了“快乐之家”
自2019年4月开始,每当华灯初上之时,在绿洲广场西出口处,有数名中年男女引吭高歌,自娱自乐,他们以独唱为主,偶尔也进行一些合唱。主要发起者有王顺利、杨建军、杨献国等,后来,市群艺馆提供训练场地,帮助他们规范发展。
场地问题解决了,人员、资金成了合唱团成立、发展和不断壮大的主要难点。怎么办?王顺利、杨建军、杨献国经过商量,他们分头行动,首先动员亲近的人,积极踊跃参与进来;至于经费问题,采取年费制,临时活动需要的大额支出则采取AA制。就这样,通过大家的不懈努力,队伍不断壮大,本着“我唱歌,我快乐”的原则,将团队名字确定为“快乐之家合唱团”。再后来,煤山街道望嵩社区也主动联系,周末提供场地和茶水,合唱团正式命名为“汝州市望嵩社区快乐之家合唱团”。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随着合唱团逐步走向正规,师资问题成了困扰团队发展的首要问题。杨建军等人经过多方打听,得知平顶山外国语学校音乐专业副教授焦霞业务精湛,口碑极佳,便怀着忐忑的心情前去拜访。焦霞老师一听这是为了提高群众整体文化素质的事情,欣然接受了邀请。
此后,合唱团像上紧了发条的时钟一样高速运转着。他们根据实际情况,将人员分为男高、男低和女高、女低四个声部,有针对性地进行强化学习。全体学员进步迅速,平均两三个月学会一首歌,主要以昂扬向上的红歌为主,兼以被大众喜爱的流行歌曲,效果十分明显。
“快乐之家”合唱团就像伏牛山流淌出的一股清流,滋润着中老年人那干涸的心田,使他们的心灵找到了更好的归宿;像一阵阵清新的风,吹散了萦绕在他们心头的阴霾,使得他们迸发青春活力。他们纷纷从麻将桌前、棋牌室里、遛狗场上离开,自发要求加入合唱队伍,合唱团成员也由起初的个位数发展到80余人。
寒来暑往,转眼间合唱团成立已经五个春秋。五年来,他们风雨无阻,不畏酷暑,无惧严寒,付出了诸多的艰辛和汗水,收获了成功和快乐。
合唱团迎来“发展之春”
合唱的灵魂是指挥,合唱团发起人之一的杨建军毅然决然担当起了这个狠角色。他不耻下问,不分白天黑夜地勤练苦练,半年以后,杨建军的指挥艺术已小有所成;一年以后,便能泰然自若地站在地市级的舞台上指挥自如了,其间所付出的心血和汗水只有他自己知道。河南省合唱协会副理事长、豫南赛区负责人、著名指挥家王巍评价说,目前杨建军的指挥水平在平顶山市已然名列前茅。
杨翠爱是一位退休音乐教师,她家庭人口多,家务繁忙,但加入合唱团后,从没有因为家庭而耽误过合唱团的事务。针对合唱团基础差的现状,她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每周日为女高和女低两个声部讲授乐理知识,从零开始,大大提高了合唱团成员的理论素养。她的无私奉献精神感动了所有人,大家都亲切地称呼她“大姐”。赵顺梅在团里年龄最小,除了和大家一起排练等,日常节目主持、摄影、制作宣传作品、联系化妆等一干杂事,她都一览无余,被誉为团里的女管家。王顺利是我市一名退休干部,善于沟通协调,在处理日常事务中大刀阔斧,运筹帷幄,细致入微,为合唱团的日常运营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们只是全团80多人中的代表,和他们一样的合唱团成员不胜枚举,正是因为有他们默默无闻的无私奉献,才使得这个“快乐之家”快乐不断,真正有了家的感觉。
合唱团步入正轨后,杨建军等人积极与省合唱协会联系,参加了大河风豫南赛区举办的各项赛事,受到了广大听众的好评,同时也引起了王巍的关注。王巍将该团作为重点进行培养,每逢有重要赛事,必将较难较重要的合唱歌曲安排给他们;并且在一些大型演出活动中担任指挥,令大家十分感动。在河南省第十届“大河风”展演现场,王巍动容地评价合唱团:“这次展演,大家发挥出了应有的水平。合唱团从草根起步,凭着团员们对合唱事业执着的追求和对艺术深深的爱发展到今天,就是一种突破。相信合唱团能再接再厉,再创辉煌。”
五年来,快乐之家合唱团参与公益演出30余场次,并积极参与河南省合唱协会豫南片区帮扶点鲁山县瓦屋乡楼子河村的文化帮扶事业,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我们合唱团就是将音乐正能量融入和谐优美的歌声之中,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实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杨建军表示,合唱团将继续保持昂扬的斗志,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带动更多中老年朋友参与进来,传播正能量、唱响主旋律,为丰富汝州群众文化生活奉献最美好的乐章。
李浩然 桂关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