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窑为魁”的由来汝瓷之美:精巧的“和谐与比例”北宋汝窑玉壶春瓶汝瓷天蓝釉刻花鹅颈瓶
第0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3619期:第04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4-10-21

“汝窑为魁”的由来

◇王德新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王德新

人物名片

王德新,生长于汝瓷世家,高级工艺美术师、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河南省陶瓷艺术大师和中国古陶瓷协会会员。

中国瓷器制作,自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中期的原始瓷发端,源远流长,宋代达到第一个高峰,“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和八大窑系均已形成。宋代瓷业,大多以产地命名,如定瓷产于定州曲阳县,称定窑;汝窑、邢窑、磁州窑、耀州窑、吉州窑等,亦是如此。

北宋早期,汝州隶属京西路,熙宁五年(1072年)分为南、北两路,汝州隶京西北路河南府(治所在洛阳),领梁、郏、鲁山、叶、襄城、龙兴六县。产于龙兴县(北宋宣和二年,徽宗敕改龙兴县为宝丰县,沿袭至今)的汝瓷,就称汝窑。

“汝窑为魁”的说法,最早见于南宋叶寘《坦斋笔衡》记载:“本朝以定州白瓷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窑器,故河北、唐、邓、耀州悉有之,汝窑为魁。”明朝的文献,也以汝瓷为最好。高濂在《遵生八笺·卷十四》写道:“汝窑余尝见之,其色卵白,汁水莹厚如堆脂然,汁中棕眼隐若蟹爪,底有芝麻花细小挣钉。余藏一蒲芦大壶,圆底,光若僧首,圆处密排细小挣钉数十。上如吹埙收起,嘴若笔帽,仅二寸,直朔向天。壶口径四寸许,上加罩盖,腹大径尺,制亦奇矣。又见碟子大小数枚,圆浅瓮腹,磬口(釉)足,底有细钉。以官窑较之,质制滋润。”

王世懋《窥天外乘》记载:“宋时窑器以汝州为第一,而京师自置官窑次之。”张谦德在《瓶花谱》载:古无瓷瓶,皆以铜为之,至唐始尚窑器,厥后有柴、汝、官、哥、定、龙泉、钧州、章生、乌泥、宣、成等窑,而品类多矣。尚古莫如铜器,窑则柴、汝最贵。

清朝的文献沿用了上述记载。民国时期刘子芬著《竹园陶说·汝窑》载:古窑以柴、汝为最重,官、定次之。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河南日报 

Copyright © 2011 今日汝州智慧全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汝州市老二门街南段   邮编:467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