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即将来临,众商家“月饼大战”硝烟四起,从“天价”月饼到“保健”月饼,从“文化”牌打到“非遗”牌,花样繁多,噱头不断。商场超市,大街小巷,到处是月饼促销的海洋。
相传,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中秋迫夜寒”。中秋赏月约从东汉开始形成,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中秋最早只是古人“祭月”节令,在每年庄稼收割的八月,古人都要举行祭月亮神的仪式,以祈祷丰收。
祭奠时有一种圆形饼状供品,大概算是今日月饼的雏形了。
历史记载中,月饼一说最初源于唐朝军队祝捷食品。唐高祖李渊年间,大将军李靖征讨匈奴得胜,八月十五凯旋。当时有经商的吐鲁番人向高祖皇帝献饼祝捷。高祖接过华丽的饼盒,拿出圆饼,笑指空中明月说:“应将胡饼邀蟾蜍”。说完把饼分给群臣一起吃。“月饼”作为一个词汇,则最早出现在宋朝文献《武林旧事》《梦粱录》中。而对中秋赏月、吃月饼的具体描述,则始见于明代的《西湖游览志会》:“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至明清时代,月饼已成为我国各地的中秋美食。后来逐渐演变成中秋节阖家团圆相聚,一边赏月,一边吃圆状月饼的传统民俗。远在他乡的游子,则借赏月吃月饼遥寄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此后,月饼也慢慢成为节日馈赠亲友的礼品。可见,中秋节是“团圆节”,月饼是团圆、亲情的象征。
但如今月饼自身的“风头”早已大大盖过中秋节本身,让中秋节沾满了浓重的商业味道。在汪洋大海般各式月饼的层层“围剿”中,中秋节俨然已沦为众商家卖货狂欢的佳节,而不再是寻常百姓的传统节日。因为月饼不再是单纯的食品礼品,不过是商家谋取高额利润的工具与噱头。
作为我国传统节日,数千年来赋予美好喻义、寄托温馨情思的中秋佳节,和春节、端午节一样,有着其特殊的文化背景与传承。它关联着民族情感,沿继着民族精神,承载着民族理想。但伴随时代的发展,经济活动替代文化活动,特别是多元价值与利益诉求的冲击,使得这些传统民族节日被人们日益淡忘,原有的文化和思想内涵不断消失,以至于我们的传统节日沦为商业性质的销售行为。
蕴含丰富文化魅力与厚重历史沉淀、象征丰收团圆亲情美满的中秋节与中秋月饼,沾染了利益铜臭的气息,不知到底是传统节日的悲哀,还是月饼的悲哀,抑或是我们今人的悲哀。如果中秋节缺少“文化”内核与价值寄托,那么拿什么让人们去传承与弘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