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伟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取得丰硕成果,已经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国家、省、市三级非遗项目名录体系。众多深厚文化底蕴的非遗资源,不仅构成了我市独特的文化资源和文化现象,也成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点。
传统的历史文化和产业值得我们骄傲,但也需要我们去发扬、继承和创新。然而,与高产值的现代制造业相比,历史非遗产业的体量不大,似乎很难成气候。但事实上,对于这样的产业,我们不能单纯以规模衡量价值,而要放在文化传承、非遗保护、育才富民等视野下观察。
一方面,我们要注重人才培养。无论是手艺传承,还是产品创新,当前都面临着人才不足的挑战。要进一步规范历史经典产业从业者的职称评定、职务认定等,让他们找到职业归属感与荣誉感,让创新人才拥有良好的收入和发展前景。同时,大力发展高等院校和职业技术学校的工匠培养体系,着力培育一批既懂传统文化、又掌握传统手艺、还会经营管理的创新人才。
另一方面,应持续提高非遗老字号品牌竞争力。厚重的历史孕育了一批老字号,但近年来一些老字号产品因款式缺少新意、功能设计不足导致美誉度下降,或者因市场营销手段滞后造成客户流失。要积极引导老字号迭代升级,推动老字号产品朝着差异化、潮流化方向发展。同时,为发展进入瓶颈期的老字号提供产业平台支持,搭建线上线下融合推广渠道,帮助老字号“出圈”,展现非遗的魅力。
此外,还要推动历史经典产业多业态融合发展,推出更多文化底蕴深厚、艺术感染力强、符合消费者审美的文创产品。将历史经典产业与文旅、科技产业相结合,赋予历史经典产业新的元素,积极开发数字藏品等周边衍生产品,能让经典变新潮、让传统成时尚。为此,我们必须加强教育,才能根植传统文化;必须加强宣传,方能传扬传统文化;必须大力创新,才更能传承传统文化。
在传承传统文化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瓶颈和压力。如何破题,尤为关键。如何将传统文化内容与新兴传播方式有机结合、如何用大家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扬优秀传统文化、如何结合时代特点挖掘出传统文化背后的时代内涵、如何助力传统文化衍生品的发行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发扬创新精神,创新工作思路,开动脑筋、敢于试错。我们只有通过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实现高水平保护传承、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才能推动非遗产业更加强盛。
守住“老东西”,更要创新招。非遗产业不仅是凝聚千百年来劳动人民聪明才智、文化底蕴的产业,更是促进增收、带动就业的共富产业。只有让传统文化向“新”而生,我们才能战胜挑战,赢得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