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君超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必须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全面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要健全推进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深化土地制度改革。要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需要坚持系统思维。
坚持创新思维,把理念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必须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把科技创新作为乡村振兴的强有力支撑。从生产函数的角度,传统的生产方式主要依靠土地、劳动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大量投入来支撑。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使得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现代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动力源。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如何通过新一轮农业技术革命来提高劳动生产率至关重要。
让人才振兴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大基础。创新离不开人才的支撑作用,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要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让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人留得安心,让愿意上山下乡、回报乡村的人更有信心。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在乡村形成人才、土地、资金、产业汇聚的良性循环。
坚持发展思维,把生产和福利有机结合起来
坚持发展思维,关键是乡村振兴中产业要振兴。要顺应产业发展规律,立足当地特色资源,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要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乡村产业体系,实现产业兴旺,把产业发展落到促进农民增收上来,推动乡村生活富裕。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农业质量、效益、整体素质。
让国民经济生产和福利形成良性循环。在国民经济循环中,生产是第一位的,有了生产,才能够制造商品和创造价值,最终实现积累和消费。而福利是第二位的,没有生产,只要福利,就会竭泽而渔,坐吃山空,从而无法持续。福利的配置既要考虑社会公平与基本需求,又要考虑财政能力与公共成本。必须量入为出,要坚决摒弃“养懒汉的福利制度”。要处理好增强群众获得感和适应发展阶段的关系,既围绕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加快补齐农村发展和民生短板,又要形成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不能提脱离实际的目标,更不能搞形式主义和“形象工程”。
坚持改革思维,把政府和市场有机结合起来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经济学的永恒话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市场与政府的作用关系是“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有为政府”是必不可少的“赋能之手”。同时,有效的益贫市场并非是对市场的扭曲,而是市场的再造。参与益贫市场运作的各个行为主体,形成有机互动,有利于更好地把握住公平与效率的矛盾,实现社会公正、发展与稳定,有利于解决做大蛋糕、分好蛋糕的世纪难题。
让乡村振兴不断取得改革新突破。在乡村振兴中,处理好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关系,发挥政府在规划引导、政策支持、市场监管、法治保障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加快推进农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进一步体现城乡经济权利平等,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促进农村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承包地的适度流转等改革攻坚,激发农村资源要素活力,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尊重基层和群众创造,推动改革不断取得新突破。
坚持城乡协调思维,把城市和乡村有机结合起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处理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现代化的成败。城乡联动,就是要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把发展块状经济与推进城市化结合起来,与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结合起来,与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结合起来。
要让乡村振兴抓住空间结构调整带来的新发展机遇。经济发展规律表明,在城市化中后期,人口主要向中心城市和大都市圈迁移,服务业成为主导产业。在市场力量的内生驱动下,大城市、中小城市和城乡之间的空间秩序会打破城乡分割和等级制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会产生聚集效应和规模经济效应,会切实提高经济的供给效率。与此同时,一些大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发展成熟后逐渐转为外溢效应主导,溢出资金、技术、产业、人口等会为中小城市发展带来新机遇。服务业和大量中小企业将快速发展,并通过扩大就业、促进消费、增强发展持续性、提升制造业的人力资本等渠道推动经济增长。
乡村振兴必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强化统筹谋划和顶层设计,破除城乡分割的体制弊端,加快打通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的制度性通道。要协调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加快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逐步实现城乡居民基本权益平等化、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居民收入均衡化、城乡要素配置合理化以及城乡产业发展融合化,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动人才、土地、资本等要素在城乡间双向流动。建立健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体制机制,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社会事业向农村覆盖。要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赋予县级更多资源整合使用的自主权,强化县城综合服务能力。
坚持区域协调思维,把各地区有机结合起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区域协调发展是统筹发展的重要内容,与城乡协调发展紧密相关。区域发展不平衡有经济规律作用的因素,但区域差距过大也是个需要重视的政治问题。区域协调发展不是平均发展、同构发展,而是优势互补的差别化协调发展。
要做好区域协调发展“一盘棋”这篇大文章。不能简单要求各地区在经济发展上达到同一水平,而是要根据各地区的条件,走合理分工、优化发展的路子。不平衡是普遍的,要在发展中促进相对平衡,这是区域协调发展的辩证法。新形势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总的思路是,按照客观经济规律调整完善区域政策体系,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增强创新发展动力,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系统,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经济发展优势区域的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增强其他地区在保障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边疆安全等方面的功能,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迈进,要坚持和加强党对区域协调发展工作的领导,立足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和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围绕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通达程度比较均衡、人民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大体相当的目标,深化改革开放,坚决破除地区之间的利益藩篱和政策壁垒,加快形成统筹有力、竞争有序、绿色协调、共享共赢的区域发展新机制。健全区域战略统筹、市场一体化发展、区域合作互助、区际利益补偿等机制,更好促进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共同发展。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合理确定中央支出占整个支出的比重,对重点生态功能区、农产品主产区、困难地区提供有效转移支付。健全纵向生态补偿机制,加大对森林、草原、湿地和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转移支付力度。
来源:《河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