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融媒体中心记者张沛沛)“同学们好,今天,我为大家授课的题目是《我亦是行人———苏东坡的人生地图》。首先,我想问下同学们,一提到苏东坡,大家能想到的是什么……”7月22日,在纸坊镇一中九(二)班,复旦大学远征社支教团的队员黎景遥正在为学生们上课。
为了备好这堂课,黎景遥还专门来到郏县三苏坟,探寻历史遗迹,深入了解苏东坡的生平与情怀,感受苏东坡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课堂上,黎景遥以苏轼名句“我亦是行人”引入,将苏东坡人生经历具象化为“人生旅行”中的一个个地点,最终绘成人生地图,并阐明苏东坡人生旅行之变化与意义。
“通过深入介绍苏轼的人生经历、转折与升华,让学生们体会到千年前伟大文学家、思想家的人格精粹,进而对自己人生的意义产生思考,并培养历史思辨的意识。”黎景遥说道。
今年1月份,满含着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教育发展的初心,复旦大学远征社支教团的12名大学生走进纸坊镇一中,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支教活动。
支教老师的到来,引起该校校长邵世轩等人的高度重视,给予支教老师充分的尊重和信任,并积极与支教老师沟通,了解他们的教学计划和需求,根据支教老师的专业特长和教学经验,合理安排他们的教学科目和班级,以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同时,学校还为支教老师提供必要的教学设备和教具,尽力为他们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和便利的生活条件,让他们能够安心工作、专心教学,并鼓励全校师生与支教老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友谊。
支教老师们用智慧和爱心,为孩子们点亮了知识的灯塔,也让孩子们的世界变得更加宽广和精彩。当支教老师离开时,纸坊镇一中的校长、老师和学生们依依不舍。正是他们那份深深的感激和留恋,也感动了支教老师们。转眼到了暑期,复旦大学暑期支教团再次来到纸坊镇一中。
此次来到纸坊镇一中的复旦大学远征社支教团共有16名队员,来自复旦大学不同的年级与院系,涵盖文社理工医各个领域,支教时间为7月15日至24日,他们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严谨的态度,针对不同年级学生,详细安排了不同的授课方向、授课主题和授课内容。授课方向涵盖了心理健康教育、素质拓展、生涯规划教育、知识科普、励志教育、安全常识等方面。
“我第一次来支教的时候,有次家访,来到一个非常腼腆的学生家里,当时能感觉到这名学生其实是对未来很迷茫的。为了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我们积极与学生和家长进行了沟通交流。半年后,当我再次来到这里,听到那位同学自家访后学习特别努力,成绩排名由班级的六七名跃升为年级第一,这让我们更加看到了支教的意义。”复旦大学远征社社长李明懿说,支教的目的,不只是为了让学生们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也是希望通过支教老师们的走进来,能够让学生们将来能走出去,到外面的世界看一看。
“我想通过这次支教活动,告诉孩子们,即便我们的生活条件有限,但是只要我们自己足够努力,有目标,并且坚持下去,就一定会有美好的未来。”支教团副领队宋笑甜说道。
“支教老师讲得特别细致、深入,让我对学习更加有兴趣和动力,也让我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价值。”九(二)班的李梦欣说道。
一次支教,一生情。为了让复旦学子与纸坊一中学生的缘分绵延,复旦大学远征社支教团计划将纸坊一中打造成为社团的长期实践基地。在寒暑假进行短期支教之余,还将会在春秋季学期与纸坊镇一中保持长期稳定的联系与合作,开展书信交流计划、以旧换新、以旧换绿等公益活动,通过搭建复旦学子与农村学子书信交流的桥梁,点燃学生对于未知领域与更广大学术空间的探索热情,为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涯提供帮助,为当地教育发展贡献复旦大学学生的一份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