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吃这个纠缠千年的问题面前,一切文化和地域的壁垒都可以消融。
比如夜市烧烤羊肉串,对于那些资深吃货们,是一道舌尖上不可或缺的美妙滋味。
小城的羊肉串,起源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的汝州剧院广场。最开始是一块钱十串,后来一块钱五串,后来一块钱两串,再后来一块钱只能买一串,如今两块钱甚至五块钱也只能买一串了。
在汝州剧院广场,卖羊肉串的长条形状铁皮烤箱沿着马路牙子一字溜的排着,事先串好的生羊肉串整整齐齐地码放在一个盆子里,红白相间肥瘦相隔甚是诱人。一爿槽状的烤炉里,木炭火红红的,燃烧正旺。
有人要吃,烤羊肉串的师傅手脚利落,他左右开弓,先是每只手捏着几支生羊肉串,翻来覆去地在炉火上熏烤,从羊肉串里溢出的油脂在炉火里发出滋滋的响声,瞬间那些羊肉串变得黄亮起来。
肉串上火,撒料,翻转,再撒料,顿时香气扑鼻,伴随着“滋滋”声,嘴里不知不觉已经口水肆虐,只有边咽边等待。烤熟之后,那位师傅将两手的熟羊肉串合并一处,用左手持着,一幅扇形状,右手像仙女散花一样,将盐、辣椒粉和孜然撒在烤熟了的羊肉串上,这时一股香气扶摇直上,扑鼻而来,让人顿生津液。
烤好,迫不及待放入嘴中,嫩、香,再就着清凉的啤酒,酒香肉香混合的味道,那叫一个爽。
刚开始,这里也就三两家烧烤摊,且摊主只有一个烤箱和准备好的羊肉串,要想坐着吃,对不起,不伺候。见生意不错,后来这里的烧烤摊多了起来,达十多家,桌子、椅子也都有了,吃串的人们尽可以坐下来舒心地吃,细心地品。当然,有肉无酒不欢,啤酒也随之登场。
那时候尽管生活都不太富裕,但烧烤摊充满人情味儿。没有现钱,稍微挂面的,赊账也行,也不催要,只要记着有钱的时候及时付钱。
后来,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展,烧烤摊也随之蔓延。市标附近、二高附近、八团南边、火车站广场……处处都肆虐着烧烤的烟雾、处处都弥漫着烧烤的醇香,处处都能听到羊肉串不屈的“滋滋”声。
再后来,环城路、乡村间、田野里,烧烤摊四面开花,布满全城。
羊肉串,可以说是夏季平民化含金量最高的食物了。以至于让小城的一些人不再喜欢浓油赤酱或是玉盘珍馐,而喜欢流连于偏安城市一隅的烧烤摊,乐不思归。
各个烧烤摊前,大人、小孩挤站在烤炉前,边欣赏烤肉师傅的手艺,边品味烤肉的嫩香,眼福可饱,口福也可饱,实为一大享受。烤串师傅们灵活地翻转着烤炉上的肉串,也从不曾忽略过任何一根躲在角落里的美味。
羊肉经过炙烤,肌间脂肪融化滴溅到炭火上,绽放出一团喜悦的火花。其实,烤炉上远不止羊肉一种味道,也有烤鱼、烤腰子,但是最迷人的香味还是从羊肉串里散发出来的。
其实,小城很多人沉迷于烤羊肉串,不只是因为它那独有的膻香,更多的是着迷于那种肉中夹筋、筋肉相连的口感。再配以鲜红的辣椒粉、增香的孜然,羊肉串烤至呈现暗红焦香,就可以鲜香扑鼻的满载食客们期许的目光端上桌来大肆饕餮了。
烤好的羊肉串色泽红亮,香味浓郁,油润感强,肉嫩,咸辣,孜然香味浓郁,广受小城人所喜爱。特别是在盛夏,呼朋唤友在烧烤摊上喝喝啤酒吃吃羊肉串,那感受,简直是天上人间了。
如今呢?烧烤摊很多进店经营,食客却仍未减少。虽然缺少了那种烟熏火燎的市井味道,却并不缺少其拥趸者。也许,后来者压根就没有品尝过那烟熏火燎的路边滋味了。
仍是盛夏,仍是羊肉串,仍是人间烟火,热辣滚烫,热气腾腾……
只是,当年小城老饕们在路边大啖烤羊肉串的生猛火热场景,如落伍的黑白电影画面,只能留在小城人日渐模糊的记忆里了。
也许,注定要在某些时候,对某些萦绕在舌尖上的美食,人们只能留在回忆里。
但是,夜市烧烤羊肉串,市井一脉、烟火一味、美好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