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力行“驻村” 千方百计“助村”蔡定栓:因为喜欢戏曲,甘做戏迷服务员
第0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3553期:第04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4-07-08

蔡定栓:因为喜欢戏曲,甘做戏迷服务员

马俊杰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盛夏的一天下午,街面上的柏油路被太阳炙烤的几乎要冒烟,闷热的天像蒸笼似的,热得使人喘不过气来。而在汝州市双拥公园西侧广场的树荫下,却是另一番景象。场上锣鼓铿锵,唱腔悠扬,场下叫好声不断,掌声不绝于耳。

演出中的蔡定栓

“大家下午好!感谢演员、乐队和戏迷朋友们,在这么热的天还能守时来到活动现场。特别是这位前排的大姐,都已88岁高龄了,但你看她满面红光,精神矍铄。据我所知这就是她平常爱看戏的原因。祝愿大姐今年88,明年87,咱越活越年轻。”话音刚落,场下就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这位说话幽默风趣的老人,就是此次戏迷活动的组织者,已年过八旬,为戏迷们义务服务15年的蔡定栓老人。

蔡定栓,生于1941年10月5日。汝州市骑岭乡王堂村人。1958年参军入伍,曾服役于驻洛某部,后辗转于甘肃、山西、云南各地。1964年转业至云南省煤炭厅,1987年调回河南汝州,任职于汝州市汝瓷厂,2001年退休。

蔡定栓义务为戏迷服务的事迹,在汝州市戏迷中广为流传。自2009年至今,他义务组织演出上千场次,受惠群众达10万人次之多。而他本人也被戏迷尊称为“蔡老板”。

“蔡叔可是个好人,这么大年纪,为戏迷服务这么多年,风里来雨里去,真是不容易。不说别的,这么多年光话筒电池一项花销也得上千元。还有联系演员、乐队、音响设备换修等费用,哪项开支都不小啊。”在现场,一位戏迷说道。

蔡定栓自幼喜欢戏曲,14岁时,曾跟本村越调剧团导演申和尚(汝阳人)学习唱腔(花脸)。那年月,他也曾穿过蟒,扎过靠,登过台。特别是他对《穆桂英挂帅》王强点兵一折,较为熟悉。后来,蔡定栓去了部队,但他对戏曲还是念念不忘,训练之余总喜欢哼唱几句。转业到地方后,因忙于工作,他也只是在家自娱自乐时唱上几段。

2009年,蔡定栓突然萌发想成立一个戏迷俱乐部的想法。一是出自于对戏曲的爱好,二是也想给老年朋友们提供个消遣娱乐的场所。刚开始,老伴及子女都不赞成。家里人认为,他都是近70岁的人了,还要去操那么多心(组织演员、乐队,还要找场地,买音响设备)等,花钱、受罪是小事,演出中如出现意外之类的事情,那可就麻烦了。家人们一再劝说,但蔡定栓始终没有改变自己的想法。他时常给家人们讲组织开展活动的意义及好处,不仅快乐自己,而且还能找到自己人生的价值,重要的是能让更多的人通过戏曲得到快乐。经过他的不懈努力,家人终于被说服了。下一步,他就开始着手找场地,买音响。为了演出方便,他又购置了辆三轮车。有了设备、场地,还要联系演员和乐队,他就通过戏迷自荐、朋友推荐的方法、逐一解决演出难题。演出地点由原来的汝州市人民医院门口对面南侧小树林里,经几番周折,现迁至双拥公园西侧广场内,目前固定演员30人,乐队2个。之前,除了刮风下雨等恶劣天气外,基本上每天下午都有演出,后来是每周三场,现在是每周两场(周六、周日下午),周六下午豫剧、周日曲剧,有时一个人忙不开时,蔡定栓还找来自己的三弟过来帮忙。

“在这儿我要特别感谢演员和乐队老师们,他(她)们好多住在乡下,不辞辛苦,几十里跑过来。我们组织的活动纯粹是义务的,又不能给人家啥福利,感觉心里真过意不去。可一想到,我们聚在一起唱戏,能为很多老年人提供欢乐,我认为又是值得的。在此,我代表戏迷朋友们向乐队老师们致谢了。”演出结束后,蔡定栓说道。

当问及他在演出时,有没遇到难忘的事情时,蔡定栓不假思索地说“有一个周六的下午,因音响意外出故障,导致演出推迟将近半个多小时,随后在一个懂行的师傅指导下才排除了故障。你想这么热的天,上面是演员、乐队,下面是戏迷朋友,还有那么多上年纪的老人,真是对不住大家。从那以后,我每次提前10分钟赶到先把音响调试完毕,争取不耽误演出。还有时遇到好演员,大家都想让他(她)们多唱会儿,但是因时间关系,为了保证后面演员都有演出机会,我就会前去制止,充当‘黑脸’。”说完此话蔡定栓哈哈大笑起来。

“‘小车不倒只管推’。我将不遗余力,在有生之年,坚持为戏迷朋友们服务好,让他们感受到戏曲文化所带来的快乐。同时,随着戏曲文化演出活动的持续开展感染年轻人,使他们也喜欢上戏剧文化,将我们中国传统戏剧优秀文化发扬光大。”当问及今后打算时,蔡定栓老人斩钉截铁地说。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河南日报 

Copyright © 2011 今日汝州智慧全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汝州市老二门街南段   邮编:467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