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平顶山日报记者李鹏程)6月29日,在河南仁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仁华生物)质量控制实验室内,工作人员在进行过程控制检验。据公司技术副总张会敏介绍,中控检验指标涉及残糖、氨氮、生物效价等,把这些离线数据和在线实时采集数据结合起来,可以判断微生物发酵过程中的代谢情况,以便更精准地控制发酵过程。
位于汝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仁华生物成立于2013年,是一家集抗生素原料药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产品有硫酸庆大霉素、硫酸安普霉素、单硫酸卡那霉素和酒石酸泰万菌素。
酒石酸泰万菌素又称“超级泰乐”,是新一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其抗菌效果是泰乐菌素的5-10倍,是目前对支原体最敏感的动物专用抗生素。
“以前生产酒石酸泰万菌素需要把泰乐菌素的成品作为补料,成本较高。我们与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合作,发明了一种泰乐菌素与泰万菌素绿色联产工艺。新工艺将含泰乐菌素的滤液直接加入泰万菌素发酵罐中,省去了泰乐制备的萃取、浓缩和干燥等环节,不仅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而且可以避免有机溶剂的使用,降低了环境污染。目前,这项工艺的发明专利正在审批中。”张会敏说。
该公司的生物发酵技术、产品产能和质量均居国内领先水平,其中,硫酸庆大霉素国内市场占有率达47%,居河南省第一,并远销亚洲其他地方、非洲、南美洲等地。同时,该公司是全国唯一生产碱性庆大霉素C1a的企业,先后获评河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省专精特新企业、省“瞪羚”企业等。
仁华生物高度重视科研与成果转化,建有河南省微生物发酵智能化工程研究中心、河南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现有研发人员46人,是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战略合作单位,是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郑州大学科研基地。公司连续5年被评为科技创新企业,先后获得实用新型专利、发明专利32项,已完成科技成果转化18项。
C1a是合成依替米星的前体,单独生产C1a时染菌率高产量较低,张会敏带领仁华生物科研团队和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联合研究开发的“依替米星和庆大霉素联产的绿色、高效关键技术创新及产业化”项目,创新联产发酵工艺,能够使C1a的产量提高15%,庆大霉素整体发酵单位提高29%,成果验证及放大生产均在仁华生物完成,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在推进科技创新的同时,仁华生物投入资金对生产车间进行技术和智能化改造,与华东理工大学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在实验室和生产车间配置大量传感器和计算机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引进由该中心开发的发酵控制系统,在线采集数据,可反映发酵罐的实时状态,并根据反馈数据,对发酵罐的温度、流量、压力等工艺参数进行调整,精准控制发酵过程。
为激励创新,仁华生物对公司各部门和员工在科技创新、技术攻关和工艺改进活动中取得的节约成本、优化生产流程、技术进步、确保安全和质量等创新成果予以奖励,每年选拔人才到合作单位培训和学习。
“为推动科研高质量,公司聘请了多位专家、学者为技术顾问,在研究方向、研发技术、研发组织等方面进行指导。公司还和多家重点院校签订了人才引进协议,促进公司人才结构的继续优化。”张会敏说。
6月12日,河南省工信厅发布拟向工信部推荐的第六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示,仁华生物赫然在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