悖论在寺院,感受一种悲悯夏天,儿时最美的乐事看电影麦浪里的金色爱情
第0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3544期:第04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4-06-25

夏天,儿时最美的乐事看电影

王俊刚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看电影,现在是经常事,城里有电影院,每天都可以去看,家里电视上有电影频道,随时都能看。但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农村,一年能看一回电影就是最幸福的美事了。那时候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比较匮乏,在农村更没有什么娱乐事,因此看过每一场电影都有一种遥远、不可磨灭的记忆,至今仍历历在目,回味悠长。

那时候看电影都是露天电影,就在农村的大街上放映。农村大街上树多,找两棵够距离的树拉上电影布,电影布前到放映机是看电影的黄金地段,人多了也有人在电影布后边看。

我小的时候,人们只要听说哪里放电影,再远都要去看。我们这些孩子更像过节一样高兴,天还没黑,就央求着大人早点做饭早点吃饭早点去,生怕去得晚了看不到了,或者电影看不全了。吃过晚饭,大人拉上架子车,把我们孩子们拉上,带着小板凳,结帮成队,急三火四地往放电影的地方跑。

到了电影场,占领好各自的位置,大人们拉闲客,我们孩子们站在架子车上好奇地看着工作人员操弄电影机,看着用绳子拉起的电影布,对今晚的电影充满了期待。

天黑了,电影场集聚的人越来越多。一时间,孩子们吵闹声和大人们家长里短的聊天声交织在一起,就像池塘里的蛙鸣,乱哄哄的。

夏天的晚上,天气晴朗,没有了炎热的阳光,凉风习习,清爽惬意,抬头看,天上一轮明月在漫天星斗的怀抱里,深情地洒向大地,月亮仿佛也要和我们分享看电影的愉悦。

电影终于要开始了!放映前,放映员向观众预报一下电影的名字。然后上好胶片,开始放映电影。

那时的影片都是黑白的,电影片也简单,有《铁道卫士》《上甘岭》《渡江侦察记》《铁道游击队》《刘三姐》《南征北战》《地道战》《地雷战》《小兵张嘎》《红孩子》《闪闪的红星》《青松岭》等国产电影。那个时候都是单机放映,每当一卷胶片放完,就开起照明灯,用些许时间更换胶片,然后继续放映。

那时看电影,大家都睁大眼睛聚精会神地观看银幕上的故事,整个电影场鸦雀无声,只有在心里为英雄人物叫好,咬牙切齿地痛恨日本鬼子、特务、汉奸的罪恶行径,有时候紧握着拳头,全身憋着劲,自己就像电影里的主人公,正在轰轰烈烈地干一件大事。

也许是小时候看电影太专注的缘故吧,很多看过的电影情节至今仍记忆犹新。如《英雄儿女》中的王成手握爆破筒,高喊着“向我开炮”的画面;《铁道游击队》中“飞车搞机枪”情节。好多电影里的名言至今还会学着说,“我胡汉三又回来了!”《红色娘子军》中的台词;“不见鬼子不挂弦”,《地雷战》的台词。特别是学台词,不但语言、动作和电影里的一样,而且神情也一模一样。

那时候看电影,坐着的人不多,大多数的人都站着,都找一个较合适的位置,透过前面人身体的间隙,捕捉银幕上的画面;有的踮起脚尖伸长着脖子看。我们孩子们大多是坐在电影布前面,或者坐在架子车上观看。看电影时都攒着劲,一盘胶卷不看完姿势保持不动,但到了一盘胶卷结束更换胶卷时,才感觉脖子酸痛。

电影散场后,人们仍意犹未尽,对电影里的情节品头论足,甚至过后的好几天我们孩子一起玩,还模仿电影里的情节和人物。那时候人们普遍崇拜英雄,我们孩子们更是对英雄们佩服得五体投地,在心里一直把电影里的英雄人物当作自己的偶像。

一转眼过去几十年了,每到夏天的傍晚,总是不由自主地想起儿时看电影的情景,那些看过的电影里的主角他们的一言一行还历历在目,每一场电影的故事情节深深地铭记在心海,永不遗忘。时至今日,有时在梦里还能梦回儿时,梦回电影,梦中醒来更加怀念看电影的美好时光,怀念那些一同看电影的少年伙伴,怀念那些一起模仿电影情节玩游戏的伙伴,也怀念每一场看电影的情景。

难忘的记忆永远不会消失。前几天和同时代的朋友聊天,说起小时候看电影的事,大家都觉得很怀念,这也让我在一天里回忆儿时看电影的事,让我再一次重温那个时代点滴幸福的生活。幸福不需多,点点滴滴的记忆,令人回味无穷!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河南日报 

Copyright © 2011 今日汝州智慧全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汝州市老二门街南段   邮编:467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