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就“诗和远方”新图景
第0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3542期:第04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4-06-21

汝州:以文旅文创发展

绘就“诗和远方”新图景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城市中央公园牛红雨摄

王湾民宿宋乐义摄

“云堡妙境”高端民宿集群刘泉源摄

文旅文创产业被誉为“美丽产业”,不仅可以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还有助于打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双向转换通道。

过去的汝州作为一座煤城,长期以来依托煤炭资源丰富的优势,形成了重工业为主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半城煤灰半城土”是当时汝州形象的真实写照。

随着社会的发展,群众可支配时间和收入的增加,对文化旅游的需求越来越旺盛,现在旅游已经成为群众生活的一部分和必需品。

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近年来,我市把文旅文创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坚持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开发,大力发展城市游、乡村游、文化游等多样化旅游业态,实现了文旅文创快速发展。以景区标准建设城市,建成了城市中央公园、森林公园、滨河公园、广成路郊野公园等4个较大的城区公园,打通了30公里的“活水绕城”景观带,过去的煤城变成一座山水宜居绿城,城市形象发生了极大改变,吸引了更多的外地游客和客商前来旅游、投资。

目前,我市全域旅游成效显著,风穴寺、九峰山景区成功创建为国家4A级景区,怪坡、汝瓷小镇、丹阳湖、汝水湾、沙滩公园、青瓷博物馆、弘宝汝瓷文化园创建为国家3A景区,成功创建首批全省全域旅游示范区。乡村旅游蓬勃发展,建成王湾民俗村、栖凤水岸民宿生态园、云堡妙境精品民宿集群、九峰山乌篷雅居等一批优质民宿。云堡妙境民宿被评为国家级森林康养试点建设基地,并入选全国甲级民宿、全省首批“五星级”乡村旅游民宿和“行走河南·读懂中国”精品旅游线路;乌篷雅居获评河南省“四星级”民宿,“汝州花海穿越之旅”、汝州“乡野游玩跨越千年”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突出特色化,打造文旅品牌

旅游是典型的“眼球经济”“知名度经济”,打造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品牌形象,是提升旅游竞争力的一项重要举措。为深入挖掘汝瓷、温泉、孟诜食疗等文化资源,我市擦亮“汝瓷文化”品牌,抢抓上级大力推进汝瓷产业发展的重大机遇,加大力度推进汝瓷产业做大做强,真正擦亮“汝瓷历史文化名城”这一闪亮招牌。

汝州温泉水富含60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具有很高的健康养生和医疗保健功能。我市深度开发、合理利用温泉资源,以温泉省级旅游度假区为核心,加快推进温泉小镇牛涧河景观带、河南省工人温泉疗养院改扩建等项目建设,积极推进天泽阳光养老度假城、华福温泉康养度假区、河南水投温泉康复医院等项目落地实施,全面提升温泉水附加值,着力打造集旅游、居住、养生、医疗为一体的休闲康养胜地,叫响“温泉休闲度假”品牌。

当前,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饮食观念正在从“吃饱”到“吃好”再到“吃出健康”转变,食疗健康需求越来越高,食疗文化产业发展前景广阔。汝州人孟诜所著的《食疗本草》是现存珍贵的食疗专著,这为汝州发展食疗产业奠定了很好基础。我市深挖孟诜食疗文化内涵,谋划成立孟诜食疗研究院,打造孟诜食疗产业园,研发以健康为核心的系列食品,带动饮食、中草药种植、速食产品加工、预制菜加工等产业,形成全国有影响力的食疗产业品牌,打造“孟诜食疗”品牌。

美丽九峰山牛红雨摄

千年古刹风穴寺张锦娜摄

夜色下的青瓷博物馆刘泉源摄

突出多元化,丰富文旅业态

文旅产业覆盖面大、渗透力强。我市突出融合发展,着力做好“旅游+”和“+旅游”文章,丰富业态体验,让游客愿意慢下来、停下来、住下来。

发展城市旅游。依托城市中央公园、滨河公园、沙滩公园以及文庙、张公巷窑址、汝瓷博物馆等资源,开展参观、研学、演艺等体验性、参与性强的文旅活动。依托中大街、女儿城、汝瓷小镇、汝州非遗文化演艺园区等资源,谋划建设主题街区,提升硬件和服务水平,拓展“休闲、美食、观光”等文旅业态,打造“人文历史+潮流”的特色网红打卡点。

发展乡村旅游。深入挖掘“山、水、林”等自然资源和古镇、古村落等乡土资源,通过“村集体+公司+农户”模式,因地制宜实施农家乐、农事体验、农产品展示、民俗客栈、研学写生等“农文旅”融合发展项目,助力乡村振兴。加快推进蟒川镇茶马古道文旅综合体、大峪镇大峪湾生态驿站、汝城健康文旅综合体等项目建设。同时,加大创建力度,积极对上争取,推进大峪镇、蟒川镇、温泉镇、寄料镇争创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镇;寄料镇平王宋村、大峪镇袁窑村已被评为省级康养旅游示范村,邢窑村、温泉村、半扎村、戴湾村等正在争创省级康养旅游示范村。

发展民宿、农业旅游。大力发展“民宿+”经济,以保护性开发为前提,加快推进云堡妙境三期、白水泉民宿等项目建设,配套休闲度假、特色美食、非遗传承等多样化休闲业态,提升民宿品质和特色。把农业发展与休闲娱乐结合起来,持续提升士博生态园、天葡汝蓝庄园、焦村桑蚕养殖基地、硕平花海等休闲观光园区品质,加快北富春山田园综合体、紫云龙山花海田园综合体等项目建设,开发农林观光、农事体验等旅游产品,让人们走进自然、享受农趣、体验田园生活。

汝瓷小镇郭亚伟摄

突出年轻化,促进文旅消费

发展文旅产业的目的是拉动消费。如今“80后”“90后”群体已成为旅游消费主力,占比达到70%以上。我市聚焦年轻化消费需求,深入实施文旅融合“6+1”模式(将特色美食、特色农产品、特色商品、非遗项目、文艺志愿者、融媒体及网络达人与景区景点深度融合),全力打造沉浸式文旅消费新场景,提供丰富多样的消费体验。

大力发展“夜经济”。随着人们生活和消费习惯的变化,夜间生活要求也越来越高。我市加快推进女儿城文旅商业体建设,与中大街连线成片发展夜间经济,结合汝瓷、曲剧、打铁梨花等非遗资源,展示非遗文化、传统手工、传统美食等夜间生活新业态,吸引游客现场参与体验,争创省级、国家级夜间经济示范区。依托沙滩公园、城市中央公园等,开展夜间电音节、音乐会、露营、汽车影院等活动,带动城市夜间游玩。

打造消费新场景。我市学习借鉴外地经验,与年轻人特点相结合,丰富云堡妙境、九峰山、风穴寺、汝瓷小镇等景区消费体验,开发更多年轻化、互动性、沉浸式项目,实现从观光游向体验游转变。充分利用山水优势资源,推动汝水湾景区、北汝河沿线、滕口村、邢窑村、温泉村等发展自行车旅游、户外探险旅游、房车营地、城市露营等新业态,丰富旅游产品。

汝州打造“汝瓷历史文化名城、宜居宜业幸福活力之城”,文旅文创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当前,全市上下正在全面深入实施文旅文创融合发展战略,加快建设文旅文创强市,打造近悦远来的旅游目的地。通过文旅文创发展,让文化发展更有活力、旅游发展更有魅力,吸引更多的外地游客来到汝州,汇聚汇合更多人流、物流、信息流,从而催生新业态、形成新优势。

融媒体中心记者宋乐义

通讯员李明星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河南日报 

Copyright © 2011 今日汝州智慧全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汝州市老二门街南段   邮编:467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