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突出特性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加强纪律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持续增强让我们的文化基因代代相传
第0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3541期:第03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4-06-20

中华文明突出特性支撑中国式现代化

张黎明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这一文明新形态赓续古老中华文明并吸收世界文明优秀成果,呈现出新的形象和特征,不断为人类文明发展注入中国智慧、中国力量。

文明是人类创造的所有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文明形态是对文明存在形式和发展样态的描述。伴随生产力的发展,文明及其形态也呈现出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落后到进步的演进过程。中国式现代化完全异于资本主义现代化,强调同世界各国互利共赢,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与中国式现代化相比,资本主义现代化是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催生的文明是典型的物质性文明,极度追求物质财富,忽略人民精神层面的文化需要。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坚持“两个结合”,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现代化建设问题,摒弃了资本主义现代化的狭隘性,创造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发展模式。具体来讲,一是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致力于使十四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这一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是人人享有的现代化。二是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致力于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贫富两极分化。三是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致力于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同时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双重需求。四是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坚持可持续发展,统筹推进生产发展和环境保护,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五是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强调同世界各国互利共赢,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努力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由此可见,中国式现代化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与资本主义现代化带来的文明截然不同,是一种更加公平、更加彻底、更加全面、更可持续、更受欢迎的文明发展新样态,代表着人类文明发展的新思路、新视野、新方向。

当今世界,多重挑战和危机交织叠加,世界经济复苏艰难,发展鸿沟不断拉大,生态环境持续恶化,一些国家大搞“筑墙设垒”、强推“脱钩断链”,严重扰乱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冲击自由贸易规则,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又一次来到历史的十字路口,人类文明发展该何去何从,考验着每一个民族的智慧。

中华文明突出特性支撑中国式现代化。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中国式现代化又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具体来讲,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决定了我们要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这给诸多发展中国家以重要启示: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并不只有西方制度模式这一条道,各国完全可以走出自己的道路来。这样,人类文明的百花园才显得更加多姿多彩;中华文明的创新性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敢为天下先,走出了前人没有走出的路。人类文明就是在不断探索中取得巨大进步的,因循守旧、照搬照抄都不会带来长久发展;中华文明的统一性决定了我们可以凝聚十四亿多人民力量建设现代化。任何一个国家要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并顺利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统一的思想基础和价值目标,否则就会是一盘散沙,无法形成最大合力;中华文明的包容性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坚持改革开放,致力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人类命运休戚与共,各国人民应该秉持“天下一家”理念,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华文明的和平性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和平与发展是人间正道,世界各国应共同努力建设一个持久和平与繁荣的世界。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不仅铸就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征,也为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了厚重基础底色和重要思想来源。来源:河南日报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河南日报 

Copyright © 2011 今日汝州智慧全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汝州市老二门街南段   邮编:467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