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办印发《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2024—2028年)》刘国朝调研抗旱保苗、项目建设等工作纸坊镇多举措落实好秸秆禁烧工作供电公司“红马甲”护航“红领巾”“蛛网”变“琴弦”用电更安全我市抗旱保苗暨安全生产专题会议召开我市10人被聘任为平顶山市首席科普专家振兴路上“薯”光灿烂
第01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3537期:第01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4-06-14

振兴路上“薯”光灿烂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本报讯(融媒体中心记者郭营战)6月12日早上8时,汝州市庙下镇小寨村北侧的东都粉业展厅内,工作人员张晓蒙等人已坐在电脑桌前,打印头天晚上直播间转过来的订单。

“一共9000多张单子,今天上午必须全部打完快递单发货。”张晓蒙说的单子,是该公司在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设立的直播团队以及全国100多位网红每天直播带货转过来的订单。

东都粉业的展厅有上下两层,每层300平方米,一楼展厅的货架上摆满了公司生产的粉条、粉丝、酸辣粉等产品,有数十种之多。展厅外,3家快递公司的运输车辆陆续到达准备装货。

作为一家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河南东都实业有限公司的产品涵盖粉条、粉皮、粉丝、酸辣粉四大系列60多个品种,年产粉条8000吨、粉皮3000吨、米线2500吨、酸辣粉5000吨,产品销往国内6省37市,并出口到俄罗斯、巴基斯坦、韩国等国。

“我们在线上平台开了11个网店,去年销售额800多万元,今年截至目前已实现销售收入400多万元,下半年应该会更火爆。”展厅线上业务负责人刘俊霞说。

庙下镇副镇长冯海军介绍,目前,庙下镇全镇已培育甘薯加工企业73家,年产“三粉”(粉面、粉条、粉皮)制品18万吨,年产值19.5亿元,带动从业人员9000余人,形成加工专业村9个,已成为河南省最大的甘薯加工生产基地和豫西重要的农副产品集散地,“三粉”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三粉”产业联动甘薯生产基地

当日上午11时,太阳热辣辣的,小寨村南侧的大片庄稼地里,绿油油的甘薯苗已长出半尺长的秧子,种植大户吴程冰正戴着大草帽弯着腰查看除草效果。

“前几天刚打了一遍除草剂,现在薯苗长势不错。”吴程冰说。

吴程冰是甘薯种植大户,每年种植甘薯都在300亩以上,今年增加到了360亩。

(下转第2版)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河南日报 

Copyright © 2011 今日汝州智慧全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汝州市老二门街南段   邮编:467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