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旱保苗夺丰收,汝州在行动
第0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3533期:第04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4-06-07

抗旱保苗夺丰收,汝州在行动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今年的小麦丰收了,但是玉米播种后一直没下雨,心里还是有点慌。”6月6日,在焦村镇焦村后店自然村的田间,农户李晓东道出了他这些天的担忧。

当前我市夏收已接近尾声,夏种工作正陆续开展中。但近期没有大范围有效降雨,高温少雨天气叠加,严重影响我市夏播质量和进度。

水利局工作人员介绍农田水利项目的使用情况

自动测流设备

为了精心组织好夏播、夏管工作,夯实秋粮和全年农业丰收基础,我市高度重视当前的抗旱保秋工作,迅速掀起工作高潮,全力抓好抗旱浇灌,坚决打赢抗旱保秋攻坚战。

“我们是6月3日开始正式开闸放水,供水期约为15天。水库灌溉渠道设计最大流量为4立方米/秒,当前的流量为2.2立方米/秒,每天的放水量能达到19万立方米,可供应米庙、焦村、纸坊等乡镇沿线17个行政村的田间灌溉用水。”市水利局安沟水库管理所所长赵强介绍说。

焦村镇农户正在田间灌溉

“我这块地有1.5亩,玉米播种完3天后安沟水库就开始放水了。可以用大渠水及时灌溉农田,我心里这块石头总算是落地了。”李晓东说道。

据市农业部门统计,今年我市秋作物含春播作物播种面积为94.55万亩(含玉米、花生及其他农作物),预计玉米播种面积68.7万亩,截至6月6日,已播种玉米面积52.62万亩。为确保秋作物能及时得到灌溉,我市针对当前的旱情应急调度水源。针对北汝河水量不足,影响沿岸群众抗旱用水问题,市水利局积极向省前坪水库管理局申请,争取到前坪水库16立方米/秒流量的抗旱用水泄量,确保了北汝河沿岸乡镇引水灌溉和幸福渠向市区正常输水。

农户介绍灌溉情况

“用渠水灌溉,水量大还方便。我今年种了40多亩地,一个人就能把灌溉的活全干完。”焦村镇段村魏村自然村农户魏听告诉记者,灌溉渠修到了田间地头,用渠水灌溉每亩地仅用时20分钟左右。

“针对当前的农田旱情,为了保障夏播、保苗加强供水灌溉,截至目前,市水利局已经对安沟水库、马庙水库、滕口水库、幸福渠等4个中型灌区累计放水600余万立方米,抗旱灌溉3.5万亩,有效保障了秋作物的生长用水。”市水利局工作人员李科峰介绍说。

田间水渠

当天,在纸坊镇的田间记者看到,部分播种早的玉米已经露头出苗,农户正在使用高标准农田机井井堡进行灌溉。在不远处的一块田间,一排排地管喷射出水雾在阳光下映射出一道彩虹。

水利局工作人员介绍渠水走向

喷灌技术省时省力

“我种了将近3亩香菜,不远处就是机井井堡,用一根水管联通刷卡就可以灌溉。同时,地里还铺设了水管,采用的是喷灌技术,这样既省水又能保证田间土质松软。”正在忙着浇地的农户告诉记者,机井是农业部门的农田配套设施,自从建设完成后水源就没有断过,农田灌溉省时、方便。

据了解,秋作物生育期短,回旋余地小,每晚播一天,减产3%左右。因此,我市把秋作物抗旱抢种、保苗作为当前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组织动员群众利用一切水源和水利设施抗旱浇地,确保夏播、夏管工作顺利进行。

安沟水库水量充足

为应对近期的干旱天气,我市各乡镇(街道)也迅速行动,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宣传,营造抗旱保苗的浓厚氛围。动员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开展抗旱灌溉,通过以大带小,带动群众开展抗旱灌溉。同时,动员广大群众克服靠天等雨思想,抓紧时间抢浇抢种,迅速掀起抗旱高潮,动用一切手段、挖掘一切水源、组织一切力量,投入到抗旱保秋工作中来。通过引水、调水、提水、送水等多种形式,广辟水源,做到应灌尽灌、应浇尽浇。

水库工作人员对渠水流量进行监测

灌溉用水流向田间地头

据李科峰介绍,在全力保障农田水利灌溉的同时,市水利局还积极行动确保群众饮水安全。持续推进农村饮水安全保障工作,重点对南北山区已建工程通水情况进行排查,发现问题,及时修复,确保群众饮水安全。针对可能出现的临时性饮水困难群众,将组织3台送水车,随时待命。群众如遇问题可拨打抗旱服务咨询电话:0375—6862139。

融媒体中心记者宋乐义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河南日报 

Copyright © 2011 今日汝州智慧全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汝州市老二门街南段   邮编:467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