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四重维度生动展现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气象自觉用党规党纪校正思想和行动我国旅游业迎来发展新机遇
第0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3532期:第03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4-06-06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四重维度

王梦瑶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要本着科学的态度,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高质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历久弥新,赓续历史文脉

文脉绵长,弥久芬芳。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有着深厚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观跨越了单纯从时间维度来审视传统文化的藩篱,他以“历久弥新”来解释传统文化的特点,即继承性、民族性和时代性等。所谓“历久”,揭示了传统文化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所谓“弥新”,则说明了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和当代价值。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它忠实记录下每一个国家走过的足迹,也给每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提供启示。习近平总书记从历史维度对传统文化的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对其历史地位和贡献也给予充分肯定。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勤劳、勇敢、智慧,开创了民族和睦共处的美好家园,培育了历久弥新的优秀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将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渊源与广泛的现实基础相结合,将宏观的历史背景和微观的现实条件相衔接,进一步凸显了传统文化的历史性和民族性等特征。并且,通过凝练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文化精神,赋予其以符合时代特征的独特魅力,从而彰显了传统文化的蓬勃生机和发展前景。

坚守根魂,厚植文化自信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巩固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是新时代文化建设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一个重大命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远,要有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就必须有自己的主体性。文化主体性涉及一种文化以什么样的态度和方式来对待“他者”的问题,即如何科学对待外来文化,实现洋为中用。“第二个结合”的提出,一方面,为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提供了思想指引。另一方面,在中西文化和不同文明之间,倡导在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基础上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冲突与文化隔阂,为实现各文明体之间真正的和谐共生提供新的价值选择。是深刻总结中外文明交流历史经验的结果,让精神上的独立自主成为一种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创造性破解了“古今中西之争”。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历史演变中形成了极具自身特点的文化标识和文化脉络,在与其他文明交流互鉴中表现出极为突出的主体性。因此,只有处理好魂脉与根脉的关系,使“结合”所造就的“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具有更强大的凝聚力和引领力,才能使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更加凸显,使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根基更加深厚稳固。

交流互鉴,增进价值认同

树大根深,枝繁叶茂。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标志,文化认同问题解决了,对伟大祖国、对中华民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才能巩固,文化认同对于民族内部是价值观及其凝聚力、向心力,在民族之间就是影响力、吸引力和同化力,也就是文化软实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理念,指导着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通过增强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同时,促进世界多元文明的交流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文明之间的交流与互鉴不仅是促进区域性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是共创人类文明进步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最行之有效的途径。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只有交流互鉴,人类文明才能充满生机。随着中国文化的世界认同与日俱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该推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在展现中国文化独具特色的世界价值的同时,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交织在一起,共同创造出丰富多彩的美好未来。

守正创新,谱写当代华章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文明永续发展,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顺时应势、推陈出新。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要坚持守正创新,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要守好传统文化正气,更要保持创新锐气,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在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中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它使得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再次迸发出强大的精神力量。“两个结合”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规律认识的深化,也大大深化了对中华文化当代创新规律的认识。“第二个结合”自觉地担负起阐旧邦以辅新命的责任,在尊重历史的同时,以现代价值开创未来,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实践不断走向纵深。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我们要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深刻理解“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来源:河南日报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河南日报 

Copyright © 2011 今日汝州智慧全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汝州市老二门街南段   邮编:467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