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发力纾解“考前焦虑”我市公安户政部门开启“绿色通道”护航高考高考爱心营养餐“食”力助阵开展首例人工桡骨头置换术练“救”真本领 倾情为患者组织开展无偿献血活动图片新闻积极推进校企合作硕果累累举行2024届毕业典礼首届“校长杯”篮球联赛圆满落幕举办2024年就业实习双选会
第0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3529期:第03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4-06-03

多方发力纾解“考前焦虑”

付彪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2024年高考越来越近,很多考生会不同程度地紧张焦虑,局促不安,如何应对“考前焦虑”?心理专家表示,冲刺阶段考生要学会做自己的情绪管理者,家长多给孩子鼓励和肯定,留意孩子的心理或行为变化,与孩子交谈时尽量避免提及“考试”“成绩”“志愿”等敏感字眼。(据5月27日《海南特区报》)

对大多数考生来说,临近高考出现紧张、焦虑的情绪实属正常。高考对于每个考生及其家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高考早已不是“一考定终身”,人生成功的道路越来越多元化。况且,高考发挥失常往往是极小概率事件,大部分考生都能考出自己一贯的水平。有的考生感觉考试题很难,考得不好,就认为“考砸”了,而实际情况是,考题难,大家都“考得不好”,所以没有必要自己跟自己较劲。正确对待高考,才能从容应对高考。

有这样一个公式:学得好+心态好=考得好。这也可以看出,考生能否发挥平日学习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心态。所谓“心态好”,有心理专家归纳了“18字”:吃得下、睡得着、谈得来、笑得出、坐得住、学得进。“吃得下,睡得着”是身体状态好的标志,“谈得来,笑得出”是心理状态好的标志,“坐得住,学得进”是学习状态好的标志,三态俱佳是考前最佳状态。因此,纾解“考前焦虑”,不能仅仅靠考生,还需多方共同发力。

心理专家为考生和家长开出了一些“处方”。比如,家长应与孩子做朋友,留意孩子的心理或行为变化,发现不好的苗头及时与孩子交流、谈心、疏导;不随意怀疑、责骂孩子,不拿孩子与其他考生进行比较,不给孩子定下过高的目标,多给孩子鼓励和肯定;保持和谐和睦的家庭环境和氛围,适当组织亲子活动,比如家宴、一起散步等。同时,在饮食方面应遵循科学合理的饮食规律,切勿让孩子暴饮暴食,导致营养过剩或消化不良。

纾解“考前焦虑”,社会、学校和老师也非常关键。帮考生创建安心、静心、暖心的备考环境,为他们做一些心理建设。比如有关部门搞好交通管控、噪声治理;平时“大嗓门”的邻居不妨调低音量;学校和老师多些鼓励和安慰,引导学生降低心理预期,以平常心对待高考。多方共同努力、综合施策,让考生脚踏实地备高考、自信满满战高考。来源:河南日报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河南日报 

Copyright © 2011 今日汝州智慧全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汝州市老二门街南段   邮编:467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