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民间投资潜力不断释放以新质生产力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县城旅游火爆,“上分”密码是啥
第0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3513期:第03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4-05-10

以新质生产力培育新型文化业态

李芳刘剑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新质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等特征,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生产力形态。随着新质生产力在文化产业领域的不断释放,特别是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大数据等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文化产业带来前所未有的生产手段和表现形式。新型文化业态就是新质生产力在文化领域内呈现出的新质态、新形式,是与互联网和数字技术迭代升级相适应、相匹配、相融合的新型产业组织形态。我们要从科技赋能、内容创新、人才集聚三个维度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循序渐进、久久为功,不断推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取得新成效,助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以科技赋能为抓手。科技赋能是建设现代化文化产业体系的核心要素。从三星堆博物馆依托3D打印技术复原青铜国宝,到敦煌研究院利用数字孪生手段打造“数字藏经洞”,再到各大博物馆策划推出云展览、云课堂、云讲解活动,这都是文化与科技相互融合、深度互动的生动展现。数字技术的持续渗透,直接提高了文化创新的效率和深度,而且激发了新型文化业态的创新潜能。加强关键技术研发。要加强文化创作、生产、传播和消费等环节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开展文化资源分类与标识、数字化采集与管理、多媒体内容知识化加工处理,推动数字挖掘、图像处理、虚拟仿真等智能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创新应用。提升装备制造水平。要加强激光放映、光学捕捉、影视摄录等高端文化装备自主研发及产业化;加快广播电视网络升级和数智化建设,支持内容制作、传输和使用相关设备、软件和系统的自主研发及产业化。夯实文化产业链条。要充分发挥新质生产力在文化产品的研发、设计、采购、生产等链式形态中的作用,将互联网、区块链、云计算等现代化技术手段应用到文化产业链条的各个环节,提升文化企业的生产运营效率。创新文化产业业态。要在新质生产力推动不同艺术形式间的交互融合上下功夫,探索数字技术与艺术融合的发展前沿,推动诸如戏曲、歌剧、小品等艺术的在线与在场呈现搭配、线上与线下形式交融,做好传播型文化业态的新质化转型。

以内容创新为导向。内容创新是文化业态创新的源头活水。位于河南郑州的全景沉浸式戏剧主题公园———只有河南·戏剧幻城,以黄河文明为始源根脉,深挖河南蕴于地下、藏于书中的中原文化,用全新的概念讲述关于“黄河、土地、粮食、传承”的故事,实现了黄河文化和河南历史的守正融合和创新表达。聚焦人民文化需求。无论是文化设施还是文化活动、文化服务,只有在激发创意灵感、丰富文化内涵、表达思想情感上下功夫,才能真正得到人民群众认可。一方面要坚持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导向,用先进技术手段,助推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需求侧服务模式创新。另一方面要针对现阶段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呈现出优质化、分众化、多样化等特征,注重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内容创意。加快文化智能生产。通过精研文化生产模型算法、优化文化智能生产装备、攻坚文化业态核心技术等方式提升文化新质生产力,并依托AI、5G、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兴技术群形成智能技术应用指数效应,在文学、音乐、短视频等多领域智能生产优质文化内容。提升文化产品价值。各类文化市场主体要主动承担起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责任,在创作、生产、运营等各环节提高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精神能量、文化内涵、艺术价值,努力营造重视作品思想内容、重视产品文化内涵的社会氛围。打造特色文创精品。要在深入挖掘历史文化、生活美学内涵的基础上,提炼展示各地域、各民族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符号,结合现代审美和生活需要,对内容、形式、工艺、营销等进行创意设计和多元表达。

以人才集聚为支撑。人才聚则文化兴。当前,文化新业态已成为我国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关键动能。数据显示,2023年文化新业态特征较为明显的16个行业小类实现营业收入52395亿元,比上年增长15.3%。加强组织领导。要加强党对人才的组织领导,坚持党管人才,强化政治引领,加强政策支持,优化年龄梯队和专业结构,为文化人才的培养、使用、评价提供有力支持。要努力做好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全链条保障,以人才可持续发展模式大力推进文化新质生产力快速形成。优化整体设计。要加强人才高地制度建设,整备优秀文化新业态人才信息库,实行“双轨制”人才评价体系,制定切实可行的人才培育方案,打造业态人才群体的差异化培养路径。要充分发挥政府、市场、产业组织多元评价主体作用,推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考核评价机制与产业化发展的核心需求合理匹配,营造“尊重人才、成就人才”的良好生态环境。细化培养流程。要将文化新业态人才融入各人才梯队培养计划,建立人才交流培训平台,提升其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同时,把握文化新业态发展趋势特点,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畅通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审渠道,营造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强化队伍建设。要打造领军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加快复合型、创新型、外向型文化科技跨界人才的培养,谋划建设一批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使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人才群体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来源:河南日报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河南日报 

Copyright © 2011 今日汝州智慧全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汝州市老二门街南段   邮编:467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