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寀与“笔史”《汝帖》
第0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3512期:第04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4-05-09

王寀与“笔史”《汝帖》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神童王寀《汝帖》的主修人

宋朝时,正月十五元宵节是最盛大的节日。正月十五前三天,满街满院就已张灯结彩、喜气洋洋。

元宵节这天晚上,朝中枢密副使王韶的第十三个儿子、刚刚五岁的王寀,非要吵着去看灯。王韶则因为有公事,便让家人王吉带着十三郎去看灯。

王吉驮着王寀走在街上也是很高兴,开始还和少主人一边走一边说着话。但灯多了、人多了,王吉可就自己看自己的了。小主人许久没和他说话,肩膀也似乎轻松了许多。王吉这才意识到:孩子没了。

此时,玩得高兴的王寀骑在王吉肩膀上时间久了,觉得无聊,便想回家。他低头吩咐王吉:“王吉,不要瞎走了,回吧”。他这么一说,才注意到驮着他的人根本不是王吉。原来,他被拐走了。那个拐带孩子的人也不说话,两只抓着王寀腿的手,抓得更紧了。

走到东华门的时候,王寀看到一顶大轿。他知道官越大轿子越好,眼前走来的这顶大轿,比他父亲王韶的轿子好得多,护卫也多得多,便高声呼救:“救命呀,救命!偷小孩儿的抓了我呀,救命!”

所有人都大吃一惊,轿中的官员一听,连忙吩咐放下轿子,而且大声吩咐:“快,快去看看。”这位大人的护卫军卒一听,全都冲上前去。

拐走王寀的人,放下王寀就跑。护卫们来到王寀面前,其中一位武官便把他抱到轿子前,轿子中的人已经打开轿帘,端坐在内。这个人正是三朝老臣文彦博,那时的文彦博67岁。因为,文彦博年纪大了,正月十五入宫陪王伴驾的时间随他心情。文彦博在家里吃完饭,前往宣德门见驾宋神宗,正巧碰到了被拐的王寀。

文彦博一看再不去宣德门,皇帝都走人了,所以,便带着十三郎一起去了宣德门。由此,5岁的王寀见到了26岁的宋神宗。他告诉宋神宗,自己不但从人贩子手中逃脱,还能帮助官府抓住他。原来,他的衣服被挤坏了,仆人王吉曾拿针线给他缝衣服。因为急着玩儿,王吉没来得及把针线拿下来。王寀把针缝在了贼人的衣领上,借此可以捉拿贼人。

宋神宗一听,便赏赐了王寀,之后让太监送他回了家。

这个故事出自凌濛初的《二刻拍案惊奇》,名之为《十三郎五岁朝天》,民间流传为“南陔脱帽”。其中的十三郎王寀,便是日后《汝帖》主修者。

和“司马光砸缸”“文彦博灌穴浮球”一样,“南陔脱帽”也是一个广为流传的神童故事,故事的主角就是王寀,是个不折不扣的神童。七八岁的时候,王寀就被奉为承务郎,是八品官。长大后中进士,任汝州知州,翰林学士,兵部侍郎,是当时著名的书法家、诗人、大儒,后遭奸人陷害,以“谋反罪”斩首。

王寀的孙子和岳飞的孙子岳珂是好朋友,他的故事最早见于岳珂的《桯史》。

“笔史”《汝帖》

一弯汝河,缓缓的,细细的,亿万年的流淌,流淌出了生生不息的灿烂文化。

《汝帖》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瑰宝,在我国书法史上地位显赫,与《淳化阁帖》《泉州帖》《绛州帖》并称为“四大名帖”。《汝帖》的刻制和存延不但体现了我国古代书法发展的历史,对宋元以后书法艺术的发展和创新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且也为后人从事书法研究及历史考察提供了珍贵翔实的资料。

《汝帖》是汝州知州王寀刻于宋大观三年(1109年),其中充满了他的文化理想。《淳化阁帖》主要以教学书法为主,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二人基本上占了内容的一半。王寀把《汝帖》称为“笔史”。他要像孔子写《春秋》一样,用书法史来“正名于治乱之际,明君子小人之分”,用艺术来“成教化,助人伦”。在《汝帖》里面,《淳化阁帖》仅选入了三分之一,“二王”父子不到十分之一,而增加了诸如诸葛亮、“竹林七贤”那样的名臣雅士。在艺术成就上,不像翻刻帖那样谨小慎微,充斥着单调平庸的“枣木板气”,而是内力充沛,神采飞动。明清之际的大书法家王铎说:“再观此帖,喜意发扬。真乃稀世之宝,超迈无伦。”

在宋代,汝州是一片文化热土:哲学家程颢、程颐兄弟,政治家范仲淹、富弼、张商英,诗人叶梦得,书法家黄庭坚,著名的苏氏兄弟,都在这里工作、生活、游历过。

王寀修《汝帖》,和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一样,用的正是“《春秋》笔法”,“微言大义”,目的是“论世正名于治乱之际,致意于君子小人之分”。《汝帖》有两大特点,一个是内容上按时代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全面而均衡。商周铭文、秦汉刻石、魏晋手札、北朝碑刻……几乎应有尽有。第二是寄托了王寀的道德理想。《淳化阁帖》十卷,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共占五卷。而《汝帖》十二卷,“二王”父子仅有一卷。而增加了诸如诸葛亮、“竹林七贤”、颜真卿等忠臣、高士、烈士书法。

王寀不仅是精通儒释道的学者,还是名动一时的书法家、出口成章的诗人。他主编的《汝帖》,不仅诸体兼备,多姿多彩,而且正气凛然,文采斐然,为汝州子弟乃至天下士子临习书法、识字读书、明经达理、修身养性的上佳工具。

据史料记载,《汝帖》在书法史上的地位并不算太高。宋太宗刻的《淳化阁帖》(992年)比它早了一百多年,同时期刻的《大观帖》刻工比它精良。但这些帖,包括历代刻帖都是以书法为主。评论家的批评标准也是以作品的真伪、摹刻的精准为唯一的标准,而这恰恰忽视了王寀刻帖的目的。

王寀的《汝帖》后面有一段跋文。“来汝逾年,

吏民习其疏拙,不堪委以事。闭阁萧然,奉亲之外,独念弃日偶得三代而下讫于五季字书百家,冠以仓颉,奇古、篆籀、隶草、真行之法略真,用十二石刻置坐啸堂壁。其论世正名于治乱之际,君子小人之分,每致意焉。识者谓之‘笔史’,盖使小学家流固以博古知义,不特区区近笔砚而已。大观三年八月上丁敷阳王寀记。”

这就是说,《汝帖》不仅仅是为了学写毛笔字而刻,而是一部不折不扣的“笔史”。

《汝帖》之美

碑宴流芳,大美《汝帖》。

《汝帖》之美,在于其真,在于其善,在于其美。

《汝帖》之真,在于它是宋代刻帖中唯一原石存世者,作为一种标准参照物,举世无二。清代金石家毕沅在《中州金石记》中誉其为“宋石之鸿宝”。《汝帖》原石在汝州,八百余年风雨沧桑,屡经兵燹天灾,《汝帖》原石历劫不灭,堪称艺术史上的奇迹。

望嵩楼高高入云,旧藏汝帖天下闻。

松煤拓纸岁万本,官司厌苦征求纷。

楼瓦飘零碑坠地,过眼烟云等闲弃。

谁从灰烬拾遗珍,石烂犹存古文字。

清代诗人孙灏《汝州三宝诗·汝帖》一诗中生动地描绘了《汝帖》的坎坷命运。同时,自《淳化阁帖》问世以来,刻帖风靡,而积弊也日益明显。除选择不精、描摹失真外,还有鱼鲁豕亥之弊,误人不浅。而《汝帖》因其长期独善其身,前人论定为“独无赝鼎”。

《汝帖》之善,在于其在文献保存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许多诗文都是借《汝帖》以传,堪称“孤本”。例如有名的《诅楚文》就是这样流传下来的,至今在书法史和古文字学史上仍然受到重视。关于《汝帖》,当代帖学研究专家林志钧在《帖考》中称其为“古刻仅存,究属可宝”,不失公允。

《汝帖》之美,还在于一些书家对《汝帖》下大力进行研究和临习。明末清初的王铎就是其中之一,乾隆时期享有盛名的书家王文治对《汝帖》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在《快雨堂题跋》中指出,《汝帖》“神采迸露,远出世俗所传《绛》《潭》诸刻之上”。他还以书家的甘苦,将古帖分为两类,一是“以摹拓至精而传神”,一是“以摹拓粗漫而传神”。他认为,《汝帖》更倾向于后者。而对于书法创作来说,这无疑已进入了艺术创作的自由王国。

《汝帖》博大精深,它真、草、隶、篆无所不包,计有金石文8种,秦汉三国字体5种,五朝帝王书31引,魏晋9人书及王羲之10帖,南唐10臣,唐三朝帝王(后)4书和欧阳修、虞世南、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贺知章、李后主、吴越王钱俶等90余家书法手迹,共计109帖。

《汝帖》之美,在于有传承,有创新,有发展,在于其拥有了无限美好的明天。《汝帖》上那一帖帖方块字,铁钩银画,环肥燕瘦,风格不同,各有千秋;珠联璧合,相映成趣,一脉相承,浑然一体,被后人称之为:“一帖在手,尽览古人书艺奇珍”。 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晓伟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河南日报 

Copyright © 2011 今日汝州智慧全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汝州市老二门街南段   邮编:467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