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要强:情洒桑梓的机绣老板大戏连台年味浓司东村民笑开颜食药监局:专项治理保安全钟楼街道:按时发钱安心过年微友热评敲锣打鼓迎灯节当好物价守护神简讯
第02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2051期:第02版 本期出版日期:2018-02-24

王要强:情洒桑梓的机绣老板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王要强心里一直有一个梦想,为村里的留守老人建一所养老院。这个梦想缘于他18年前离开家乡到浙江柯桥打工的那段经历,那些年远离家乡无法孝敬父母的遗憾一直成为他心里的隐痛。如今回到机绣园已是老板的他,时刻关注着家乡的变化。

王要强是温泉镇侧崆庄人。2000年,家境贫穷的他和其他农村小伙子一样,踏上了南去打工的列车。由于爱好倒饬物件,王要强在柯桥一家机修厂做机修学徒工,每个月只有800元的工资。但聪明细心的他勤学好问,维修技术提高很快,“到2005年的时候,我已经成为一名熟练的维修技工,平绣、毛巾绣、三合一绣、绳绣等所有类型的绣花机,还有补片机、补花机、冲片机等辅助机器,我只要从它跟前走过,一听声音就知道它有没有毛病,毛病在哪儿。我一摸绣花线的松紧,就能判断出机器的断线率。”

当时23岁的他已经是柯桥小有名气的机修“老师”。不仅在打工的厂子里成为技术骨干,而且周边的哪个厂子机器有了疑难问题修不好,也会请他去维修。随着名气的渐渐远播,王要强干脆跳出了厂子,招了几名技工专门做机修服务,“最多时一个人带十几个徒弟,最忙时我的小团队一天要跑将近20个厂子修机器。后来还跑到江西南昌、广州、江苏常熟等地修机器,朋友越来越多,也越跑越远。”

到2010年的时候,王要强又开始了新的梦想,买了8台旧机器,为过去维修过机器的绣花厂做来料加工。3年之后,他的小厂子增加到14台机器,开始拓展自己的机绣业务。2012年1月,业务越做越大的他在柯桥注册成立了领翔纺织品有限公司。到2015年8月,他的厂子已经发展到22台绣花机、50多名工人,产品远销欧美,全部做订单生产。

“一路走来,从事机修也好,自己干厂子也好,最大的感悟是,既然咱家庭基础不好,就必须要学会不怕吃苦,同时干什么必须诚信第一。”王要强总结的成功经验看似简单,实践起来却很难也很管用。他至今记得,2013年8月,义乌的客户订了1万多元的货。由于几名工人请假,延迟了几个小时交货。为了不耽误对方的生意,王要强自己开着车行程150公里,把产品送到客户手中。对方看到他如此守信用,非常感动,把以前欠他的货款全部结清,后来还成了他的长期客户。

创业成功之后的王要强却时刻不忘家乡的父老乡亲。就在2015年下半年,我市七下柯桥亲情招商的举动深深打动了这位离家创业的游子。他的企业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作为机绣园第一批回乡投资的43家机绣企业之一,毅然搬迁了10台机器入驻机绣园。如今,2年多过去了,他的机绣厂已发展到20台绣花机,订单量稳中上升。

而有了一定实力的他,更关心家乡的各项建设。“俺们村是一个小村子,人口少、经济落后,这两年搞人居环境建设、创建星级文明村,啥时候缺钱了,一个电话打过去,要强就把钱送回来了。2016年村里壮大集体经济发展规模种植,成立了一个公司,要强一个人投资了10万元。这几年要强为村里各项建设捐助了40多万元,还捐助了毛毯等礼品慰问村里的老人。所以我们把他推荐为镇里的新乡贤,他是当之无愧的。”侧崆庄村委会负责人王晓峰说起王要强的好来,似乎有说不完的话。

坐在一旁的王要强忍不住插话道:“做这些都是应该的,一个人成功不算成功,帮助乡亲们都致富了,才算成功,也算没有辜负生我养我的这个地方。”郭营战关莉燕刘亚飞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河南日报 

Copyright © 2011 今日汝州智慧全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汝州市老二门街南段   邮编:467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