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是一个葳蕤的拐点杨窑印象记大潭坑三月要活得有意义
第0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3473期:第03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4-03-11

大潭坑

王全红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今天上午是哑巴日头。回老家十来天了,想到外边走走,到哪去呢?

常言说:亲不亲,故乡水。对,这么多年了,就去“大潭坑”吧。

说是“大潭坑”,其实就是我的家乡小山沟村西南位于盘龙山半腰的一个非常不规则的小水坑而已。

你还真不能小瞧这个叫“大潭坑”的水坑,那可是我们山里人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生命之源,要不咋会冠以“大”字呢!

说到水,我们村可是方圆几十里出了名的极度缺水的地方。比如外村的人看到谁脸上不干净,便会戏说你是小山沟人吧?由此可见20世纪60年代以前我们村缺水的恶劣状况。

先辈们在村东头用斗土升米的代价打了眼深十丈的水井,由于地下水奇缺,一到干旱年份便只能到三里外的王牌沟去挑水吃。借水吃是要还的,看娶的媳妇会不会过日子,便是看她会不会巧用水。洗脸、洗衣服的水是不能随便泼掉的,是要用来和煤和泥综合利用的。

地下水没有,只能借用天上水啦。

先人们发现西南坡有一个天然的大石裂缝,宽约十米,长约十五米,深有四五米的样子,西深东浅。人们便在最宽处用石头和石灰砌了一道石墙,用以雨季收集从山上流下来的山水,供村民饮用。

在我十六七岁的时候,也是要去挑水的。从家里出发,穿过西半截街,再顺着南下有半里左右的长长的陡坡,穿过下河,再向上爬十来丈的大石坡,才能到达“大潭坑”。从东边的斜坡下到底才能取到水。那时都是木桶,由于路非常不好走,碰坏桶的人不在少数。

本来是山上流下来的水,其中草根树叶、羊屎蛋等杂物就多了,一到夏季,那水上面罩着一层绿藻,水里孑孓、红红绿绿不知名的水生物多的是。挑回家是得用箩过滤之后才能吃的。

想想:这是人吃的水吗?

没错,乡亲们就是吃着这样的水过了一辈子又一辈子,度过了一年又一年……

我怀着饮水思源的乡愁,从新村顺着小山沟水库南边半山腰的蜿蜒小路往前走。有的地方根本就没了踪迹,只能用手拨拉着前行。这一路让我真正理解了什么叫“披荆斩棘”。一路过来,胳膊、腿上划出了多条红红的条痕。不过,我还是到达了我的生命之源的“大潭坑”。

我在她面前伫立良久,我在审视,在思忖:你美吗?真的是说不上美,你丑吗?更说不上丑了。不在我的心目中,你永远是美的。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大潭坑”里的水,岂止只是濯了我缨、我足!我知道。

我终于离开她了。我在心里说,别了,我的“大潭坑”,抽空我还会来看你的。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河南日报 

Copyright © 2011 今日汝州智慧全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汝州市老二门街南段   邮编:467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