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霞:巧手捏灯盏指尖传非遗牛秀梅:花样灯盏送千家
第0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3460期:第04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4-02-21

牛秀梅:花样灯盏送千家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连年有余


红红火火

琳琅满目

成对灯盏

牛秀梅在捏灯盏

彩色的面团,小镊子,小梳子,小剪子,这些看起来不起眼的小物件,在民间艺人的巧手中,两三分钟的工夫,一条气宇轩昂的金龙,一只展翅欲飞的金凤凰,就活灵活现地“造”了出来。2月18日上午,在汝州市区中大街路北一家门店内,67岁的“巧奶奶”牛秀梅正带着她的两个女儿、二儿子在忙着给乡亲们捏灯盏。

“‘灯’与‘丁’谐音,在咱老汝州,有正月十七给刚出嫁的女儿送灯盏的习俗,寓意给女儿家送丁,祝福女儿家人丁兴旺”。牛秀梅笑着解释说,“这送灯盏还有很多讲究,刚出嫁的女儿头一年没添孩子,第一年娘家妈就要给女儿送12对灯盏,包括龙、凤、鸳鸯、双喜、看门狮子、把门狗、连年有余、招财进宝、早生贵子等;如果出嫁的女儿第二年还没添孩子,就要送成14对;第三年增加为16对,寄托了娘家父母对出嫁女儿的美好祝福。”

说到当初给乡亲们捏灯盏的缘由,牛秀梅有说不完的话题,“我娘家是纸坊镇纸北村的,小时候看奶奶、婶子们捏灯盏很美,就跟着学。18年前,在中大街开门面,开始把这民间老传统拾起来,自己琢磨造型,每年都推出新花样,越来越受到街坊邻居们的欢迎。”

和面、放面、擀面团、手捏、笼蒸、摆晾,一个灯盏做下来有好几道工序,心灵手巧的牛秀梅不仅在造型上推陈出新,而且在面料的配比上也仔细揣摩,“过去都是用玉米面做的,晾干后容易裂口子,现在全部用特精粉配料,做出来的灯盏小巧细腻、不裂口子,还可以久存。”

明亮的灯光下,牛秀梅拿着一块小面团,先轻轻搓出狗的形状,用拇指和食指捏出狗的两只耳朵,还用食指顶一下狗的耳朵,让它微翘,显出调皮的神态,再用小梳子、小剪子做出狗的胡须、尾巴,两分钟的功夫,一只调皮可爱的小狗就做出来了。一旁的两个女儿,一个做凤凰,一个做红双喜,二儿子做鸟兽身上的面灯,大家一边捏一边说笑,加上来来往往的顾客,小店里喜庆热闹。

“我有两个姑娘、三个儿子,一般是正月初六开始捏灯盏,忙的时候,孩子们都过来帮忙。俺一大家子算起来有二三十口人,真的是人丁兴旺。所以来我这儿订灯盏的乡亲们,也是冲着俺家人丁兴旺来的。”牛秀梅满脸自豪。

“干这行十七八年了,每年来订灯盏的有100多家,多年积累起来,到我家订灯盏的顾客保守估计也有两三千家了,大家人丁越兴旺,俺干着也有劲”,牛秀梅笑着说道。融媒体中心记者郭营战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河南日报 

Copyright © 2011 今日汝州智慧全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汝州市老二门街南段   邮编:467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