嗅着一缕书香成长心底里盛开着年常读常新的《读者》年的味道
第0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3456期:第03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4-02-06

常读常新的《读者》

◆虢郭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阅读习惯、阅读爱好几经变迁,对于《读者》的偏爱,却始终未改。

30多年前,第一次看到《读者》,是在高中时代,彼时对于文学的痴爱已经到了疯狂的境地。我与几名同班同学因为共同的爱好,一度恢复了学校中断多年的文学社和校报。彼时的校报主编,忽然有一天就拿了一本刚刚出版的《读者》。

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她,那些语言简练又富含哲理性的鸡汤文章,一下子就深深打动了我。我如饥似渴地阅读着每一篇文章,这些黑色的文字,仿佛一个个充满生机的小精灵,敲击着我的心扉,把一股股甘醇的汽水输进我的心田。我第一次觉得,这世界上还有活得这么滋润、这么通达的一群人,用朴实无华的语言,娓娓道来生活的真挚和生命的真谛,仿佛一盏盏明灯,瞬间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让我不再迷惑与彷徨,而充满信心。

这些涵盖了古今中外的文章,短小精悍,言简意赅,平缓的叙事方式,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很长时间影响到了我的写作,从高中时代的作文写作到大学毕业后的文学创作。

她奠定了我的创作风格,而且由文风影响到我的性格养成,多年来我喜欢那种朴实无华的写作风格,而且逐渐养成了真诚待人、低调做人的性格。

从那以后,《读者》一直伴随着我,她给予我的不仅仅是精神食粮,而是在改变着、指导着我的人生,而成为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从此爱上了读书。

后来离开家乡去数百里外的城市求学,学校门口几百米外就有一个报刊亭,我成了那里的常客。彼时,我迷上了汪国真的朦胧诗,由写朦胧的爱情诗,到喜欢上写一些类似《读者》里面小品文的散文。那时候,一个月还有24元的学生生活津贴,除了打一次牙祭外,大部分都用来买《读者》《辽宁青年》《故事会》《小说月报》之类的杂志了。

在《读者》的指引下,我的阅读面日渐宽广,从杂志到各类文学书籍,学校图书馆里的名家名作,我几乎读过了一遍,从贾平凹的《废都》到商州系列散文,从林非的散文到陈忠实的散文到余光中的散文到朱自清的散文到鲁迅的短篇小说。那一段读书时光,不仅开阔了我的文学视野,也激发了我的创作灵感。

参加工作之后,在一个老气横秋的国营企业上班,薪水很低,我却几乎买全了贾平凹的所有作品集。虽然我的视野变宽了,对于《读者》,我还是情有独钟。她成为我忙碌工作之余、心力交瘁时最好的心灵驿站。

每当一个人坐在单人宿舍,关闭了房门,静静阅读新一期的《读者》,仿佛她就是我贴心的红颜知己,聆听了我来自心底的倾诉,抚慰着我因压抑而疲惫的心。

是《读者》给了我与命运抗争的信心,也给了我最好的答案,两年之后,我摆脱了那个地方,走进了新闻单位。

一晃,26年过去了,从最初的最年轻记者,渐次成为单位的骨干,再到成为中层干部。每天坚持晨读,给了我遣词造句的功夫,给了我看待问题不一样的视觉、处理问题不一样的思路。每当这个时候,反思自己走过的路,我都会想到《读者》给我的力量。

如今,我依然坚持购买《读者》、阅读《读者》,这是我青春出发的地方,也是我成长的见证。是她给了最初的启迪,并伴随着我的一点一滴进步,成为我人生之路上难得的一位良师益友。

随着人生阅历的增加,随着我在文学创作道路上的成长,我的散文似乎越写越长,小说越写越厚,《读者》的风格似乎与我现在的写作风格大相径庭。但那些带有哲理性的小品文,依然是我浮想联翩的源动力和出发点,当我写作疲倦时,我依然会换个方式,读一读《读者》,就像漫漫旅途中的一次深呼吸,冷不丁,她其中的一个故事,还会成为我某篇小说里的一段章节或者一段引子。

现在的我,是一个不喜欢被时间约束的人,不太注重装束的精心打扮,喜欢粗茶淡饭,谢绝一切的饭局应酬,只喜欢静静读书,静静思考。我不喜欢去订阅全年的《读者》,而喜欢在寻找中邂逅《读者》,忙里偷闲,走上大街,漫无目的,偶遇报刊亭或者小书店,不经意一瞥,一本新出版的《读者》赫然在目,成为本次漫游最大的收获。

故而,与《读者》,常来常往,常读常新,我觉得。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河南日报 

Copyright © 2011 今日汝州智慧全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汝州市老二门街南段   邮编:467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