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底接到通知,单位的驻村工作队让我分包了一户新增的贫困户。第一次入户了解,看到他们家里虽然不大,但是屋子和院里都收拾得干干净净。贫困户赵叔叔很健谈,向我讲述了他人生中几件“不幸”的经历,听了之后不禁感叹他命运多舛。在我为他感到惋惜的时候,他却始终保持着笑容,一直强调说自己的病会慢慢好起来的,等病好了,就赶紧出去打工赚钱养家,生活也都会好起来,慢慢撕掉贫困户的标签。谈话中他没有一丝的抱怨和诉苦,和我听到的一些贫困户的思想形成很大的反差。他家庭虽然贫困,外债累累,但家里的每一个人都没有放弃,上大专的女儿暑假没有回家就直接去南方打工赚自己的生活费,妻子虽然身体也不好,但也在尽力打零工为家庭分忧,尽他们所能在努力维持生计。
在帮扶过程中,我看到院子里有一块小黑板,上面用粉笔写道:“孩子们,努力学习,走出大山,努力工作,成才以后不忘帮助过我们的人,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为人民服务,做社会有用之才,党的关怀常记心间。”这段话让我非常感动,也引发了我对扶贫工作的一些思考。当前的精准扶贫正处于关键时期,但也涌现出了很多问题。一些贫困家庭以争当贫困户为荣,帮扶干部一上门就是诉苦和哭穷,一些贫困户甚至不想脱贫,想一直依靠政府的兜底政策生活,把这些当作“金饭碗”……扶贫关键在于扶志,对于思想上进取积极的贫苦户理所当然要帮;对于消极应付、好吃懒做的贫困户,更要注意对他们的思想教育。
笔者认为:一要加大对扶贫对象思想观念的引导力度。帮扶干部在多方施策帮助贫困户提高收入的同时,也要注重对贫困户思想的教育和引导。把他们从“等、靠、要”的错误观念中解放出来,要让他们明白,任何人最终都只能依靠自己的大脑和双手去创造财富,帮扶政策只是一个搭建平台的桥梁,桥梁再好,如果只知道伸手,不积极配合、主动作为,永远都不可能摘掉贫困的帽子;二是帮扶人和帮扶单位要脚踏实地地对待扶贫这项工作,坚持每月至少入户一次,经常与贫困户沟通交流,答疑解惑,把脉问诊,对症下药,并引导他们通过勤劳和努力致富;三是贫困户要树立“我要脱贫”的坚定信念。帮扶单位送来好政策帮助脱贫,贫困户就应该抓住这样的机会,积极配合。通过举办扶贫知识大讲堂、脱贫户代表发言等交流学习活动,充分调动贫困户的主观能动性,增强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勇气和信心,带领贫困户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观念转变;四是贫困家庭子女必须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习总书记指出:“把贫困地区孩子培养出来,这才是根本的扶贫之策。”因此,必须让每个乡村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提高贫困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阻止贫困现象的代际传递。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扶贫攻坚既要帮助贫困人口改变生活现状,增加他们的经济收入,更要努力提高他们的精神文明素质,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克服“等靠要”、安于贫困的消极心态,最终实现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