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宋乐义)去年“十一”长假,9公里长的“九峰山旅游通道”人山人海,日吸引省内外游客5万人,“硕平花海”一夜走红大江南北;大峪革命老区的“红色旅游”因汝登高速的通车和乡村精品线路修建而远近闻名,日接待省内外游客2万人。贫困山区和贫困村“旅游线路”已成为汝州新名片。
2017年以来,市交通运输局以超常的力度、超常的举措,有力推进扶贫政策落地、扶贫项目落实,已收到阶段性成效。目前,已完成贫困山区和旅游特色道路建设资金投入2.4亿元,带动了全社会对交通运输建设投资达45.8亿元,极大地改善了贫困村的交通运输条件,全市省定贫困村基本实现“三通”,贫困村群众生产、生活面貌焕然一新,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
据了解,在全市贫困山区特别是贫困村群众“出门水泥路,抬脚上客车”的梦想变成现实,全市55个贫困村全部实现水泥路到村部、学校的基础上,改建、加宽、提升道路标准;在全市55个贫困村全部通“邮政”的基础上,依托全市18个邮政营业所,利用“互联网+快递+农业”的方式,开通“邮乐网”农村电子商务平台,着力构建市、乡、村三级农村物流配送网络,推动了贫困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我市55个贫困村大多在自然环境比较好的山区,为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市交通运输局围绕“精准扶贫、交通先行”的工作思路,强力推进贫困村“乡村旅游”线路,把贫困山区和贫困村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推进“交通+特色产业”扶贫,打造“特色致富路”,自立项目85公里,由市交通投资有限公司融资2.65亿元,对九峰山景区道路,县道时宝线、蟒朝线、风烟线、靳马线(大峪革命老区),乡道纸张线等“特色公路”进行建设和提升改造,建设和提升资源路、旅游路、产业园区路,进一步强化了交通对产业扶贫的基础支撑作用,支持了贫困山区和贫困村的特色产业发展。
据介绍,我市省定的55个贫困村,2018年,将在完全实现“三通”的基础上,把大峪革命老区、陵头、夏店、寄料、蟒川等山区乡镇也都纳入《交通扶贫规划》,到2019年确保所有山区乡镇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通客车,全面建成“外通内联、通村畅乡、班车到村、安全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
目前,我市55个贫困村已通客车52个,对不具备通班车条件的3个贫困村,以开通周班车或预约车的形式,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