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会记得花的香爆玉米花溯流而上寻许由闲话李白
第0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3382期:第03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3-10-23

风会记得花的香

陈凝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发表于1993年3月25日《汝州晚报》的《回忆安老师》

30年前,一个塔小毕业的小姑娘,满含深情地把对老师的思念倾注在笔端。

作为编辑,当我看到这篇稿件时,我被字里行间充盈着的纯净的情感打动了,我仿佛看到了那个“二十二岁”,有着“修长的身材,短短的头发,朝气蓬勃”的女教师。在小姑娘的叙述中,这个叫安喜兰的青年女教师,除了“有一对明亮的大眼睛,凌厉而深邃”,还有一个“象征她性格的坚毅的鼻子和一张挺大的嘴”。哎吆,长着一张挺大的嘴该多么难为情呀!当我还在惋惜时,小姑娘却又写道:“在我们看来,一点儿也不难看,因为只有这样的嘴,才配说老师动听的话语。”哈哈哈,多可爱的小姑娘呀!

在小姑娘的记忆里,“安老师上的课,气氛总是异常活跃,常常是她的一个问题刚出口,下面便齐刷刷地举满了手。我们都全身心地投入,倒不像是老师给学生上课,而像是在进行心与心的交流”。

当小姑娘被一个学生嘲弄后,便哭着去报告老师,安老师“很温柔地拭去了我眼角的泪安慰我”;当课堂上分角色朗读课文,小姑娘被点到名字时,“很胆怯,不仅声音发颤,而且腿也老站不稳”,是安老师那鼓励的眼光,让小姑娘“觉得有一股暖流传遍了我的全身,倍增无穷力量”。

豆蔻少女,对她挚爱的老师,除了敬畏和喜欢外,还有“一份狂热的崇拜”,“她常穿什么衣服,到什么地方,家住何方,同学们竟都能如数家珍般地说出来”。

毕业分别的时刻到了,许多同学围在安老师的周围,哭着不愿离去,而安老师也“勉强笑着逗大家说:‘都要上中学了,还哭鼻子,不怕别人笑话吗?’可话没说完,她的眼就也红了”。

读到这里,我已深深被这清清澈澈的爱包围了。掩卷沉思,这位被学生念念不忘的安老师真的有这么神奇的魅力吗?不然,小姑娘咋会说:“我们常常热切地望着安老师微笑着打我们身边走过,再默默地对着她的背影注视良久。”

不久,我便来到了安老师所在的塔寺小学,我是带着探究的目的而来。我要搞明白,这位神秘的安老师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经过打听,得知安老师此刻正在上课,我便来到安老师所在的教室外面,屏息凝神,细细打量。只见站在讲台上的穿着灰青色上衣的安老师,果真如小姑娘描摹的那样,高高的个子,干练的短发,整个人显得那么朴素而又充满朝气。她手持粉笔,在黑板上书写着,一会儿如行云流水,一会儿又仿佛是绣娘拿着绣针在绢帛上刺绣。她讲解时,声音时而高亢,时而低缓。孩子们随着她出神入化的讲述,一会儿捧腹大笑,一会儿神情凝滞,一会儿紧张叹息,一会儿舒缓安详。老师讲得投入,学生听得入神,似乎这不是课堂,而是一场师生参与的文化之旅。眼前的一切已让我的疑惑得到了消弭,师生间的融洽,真可以用“歌声与微笑”这样诗意地来表达了。

随后,我写了一段“编者的话”,还在标题处配上一幅插图,发表了那个叫彭玉玲的小姑娘写的散文《回忆安老师》。我配的插图是一个头戴一朵花的小女孩,她双臂成“一”字伏在台上,双目微闭,嘴角上翘带着笑意,一条系着蝴蝶结的麻花辫恰到好处地耷拉在右胳膊上,交叉的双手缝里插着一朵花儿,一只花喜鹊大摇大摆地站在麻花辫上,好似在叽叽喳喳地要唤醒睡梦中的小姑娘。我觉得这个小姑娘就是小作者彭玉玲,她嗅着花香,梦中享受着和她亲爱的安老师在一起的美好时光。我的“编者的话”中有这么几句:“爱是一种美好的语言……那纯洁美丽的清新在你读罢此文后定能扑面而来……”

时光如流水,匆匆逝去。2006年,我有幸成为汝州市政协委员,2012年当选汝州市政协常委。在视察调研中,总会与同是政协常委的安喜兰不期而遇。在一次开会时,我俩的座位恰巧被安排在一起。趁着会议还未开始的时段,我俩聊了起来。彼时的安喜兰由于工作能力强、业务水平高、政治素质过硬先后到汝州市东大小学、汝州市委统战部、陆浑灌区汝州市管理局等单位工作,并在主要领导岗位上历练。她获得的一摞摞红艳艳的荣誉证书,既有国家级的荣誉,也有省市级的。而最令她珍爱的,是“河南省优秀教师”这个荣誉称号,在她看来,这是对她17岁走进塔寺小学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在三尺讲台17年守望坚守的最好的褒奖。

忆起花样年华,安喜兰念念不忘在塔寺小学这块充满希望的沃土上得到的千锤百炼。着急得团团转着找不到粉笔、迷离得走来走去进错教室、改呀改呀改不完的作业……这样的场景在离开教坛20余载后,依然不断在她梦中出现。

提起塔寺小学,我向她说起当年我到学校“考察”她的往事,她惊讶地睁大了那双曾被她的学生彭玉玲描述过的“明亮的大眼睛”。

而她的学生彭玉玲,在大学毕业后,把对安老师的感恩化作进取的力量,沿着老师的足迹,走上讲台,开启了教书育人的篇章。在时光的隧道里,她任意驰骋,寻找着当年老师教课时的模样。有了老师这个鲜活的榜样,小玉玲很快在教学岗位上游刃有余、出类拔萃。几年后,她被遴选到汝州市委机关,成为一名德才兼备的公务员。她所负责的市委办公室信息工作,不仅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各县(市)区第一名,还多次得到中央领导批示,其中,《汝州市深入实施“六下”农村工作》《汝州市强化招商选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先后被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张高丽批示肯定,《汝州市救治新疆脑瘫患儿,促进民族团结社会和谐》一文受到了时任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的关注。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看到《让文明之花绽放汝州大地———汝州市扎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调查》一文后,当即批示,要在中央主流媒体宣传推广汝州经验。汝州的典型经验、亮点做法,经她和她的团队之手,推向了全省乃至全国。

任劳任怨地付出,不计回报地奉献,让当年那个动不动就哭鼻子的小姑娘,迎来了百合花般的春天:彭玉玲带着组织的重托和领导的信任,走上了汝州市妇联会主席这个服务汝州40万妇女儿童的岗位。

“安老师那眼神赋予了我多么神奇的力量啊!那眼神,曾无数次地激励过我。勇敢抬起头来,不要退缩,尽管放开手干吧!于是,我便在这一次次无言的激励声中,渡过了难关。”当年的小姑娘写下这些文字时,不曾想过在几十年后依然是她人生场景中真实的写照。

是呀,在茫茫的人生中,总会有一束光亮给予我们指引。诸如小姑娘眼中的“安老师”们,把自己化作光、变成暖,点亮了我们懵懂的人生,温暖了我们前行的路程。

人生是一场遇见。彭玉玲在最纯真的岁月里遇见了最曼妙时光里的安老师,而安老师则在青葱岁月里遇见了塔小。这生命里最好的安排让这对师生怀揣着热爱、信守、坚持,双向奔赴,释放出了生命中亮丽的光芒。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在这个万物温柔的季节,在美丽的塔小百岁生日之际,安老师和她的学生彭玉玲见面了。这场时隔30年的见面,被泪水打湿了。老师抚摸着学生的头发泪花涔涔,学生依偎着老师哽咽难语。她们感恩着时光的馈赠,诉说着分别的思念,感悟着人生的收获。

作为见证人,我把鲜花送给她们。我说:“就像风会记得花的香一样,我记得你们的亮丽和清纯。”只这一句,又把她们说哭了。

那么,就拥抱所拥有的,期待所期待的吧!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河南日报 

Copyright © 2011 今日汝州智慧全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汝州市老二门街南段   邮编:467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