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巧:丰碑永立天地间心香一瓣寄情思
第0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3379期:第04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3-10-18

郭巧:丰碑永立天地间

○史运玲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春天,我再一次来到了汝州市临汝镇西营村,试图亲临其境,感悟数次出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被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在大礼堂接见,毛主席亲切和她握手并喊她“郭大娘”的河南省劳动模范郭巧生活和工作了一辈子的乡村厚土。

踏上历史悠久,人口众多,明朝时期为军屯部队所在地的西营村大地,优美的乡村画卷扑面而来:道路平整,屋舍俨然,林木苍翠,田野坦荡。分居村子南北的伏牛山和嵩山余脉,像两扇长长的屏风,将西营村抱于怀中。

缓缓行走在干净整洁的大街小巷,打量西营村的婀娜身姿,凝望古朴厚重的古老村庄,我一下跌入了时光回廊,从各种渠道耳听途说到的郭巧事迹一一涌入脑海。

1917年,郭巧出生在千年古镇临汝镇一个穷苦家庭里。其后,在父亲的带领下,全家一起到汝阳县内埠村靠做银饰小生意勉强糊口度日。1935年,年方18岁聪明能干的郭巧,怀着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嫁到临汝镇西营村一家姓董的人家。

理想很美好,现实却很残酷。1939年,由于生活拮据,郭巧的丈夫被迫卖壮丁远走他乡,并从此了无音信。时年,郭巧才22岁,儿子也刚刚一岁。

当时,地处交通要道,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的临汝镇,饱受形形色色战争的创伤,再加上层出不穷的蝗灾、旱灾等自然灾害,全镇饿死3000多人,逃荒他乡者不计其数。生存艰难的老百姓为了活命,加入盘踞在娘娘山上的姜明玉、张巨娃、张惯成等大股土匪队伍,枪口下讨生活。社会动荡不安,民不聊生,风雨飘摇。

无情的命运安排,让郭巧在无数个暗夜里偷偷哭泣,泪水打湿了枕头。虽然郭巧没有文化不识字,可明事理、识大体的她却是知道的:不管日子如何艰难,无论现实怎样残酷,为了刚刚牙牙学语,不知道人世艰难,看见母亲就开心地欢笑着奔向母亲怀抱的儿子,她必须咬紧牙关,和儿子相依为命,在这个兵荒马乱的乱世里生存。

信仰和意志力是乱世生存的最重要支撑。为了活着,生命爆发出了不可想象的力量,就像生长在悬崖石缝间的树木,柔弱的小脚女人郭巧,拼着命将根须牢牢扎在了石缝深处。

生存于乱世,对于男人来说已是不易,对于女人来说,更是一种挑战,必须竭尽全力才能争取生存的机会。每一个晨曦微露的早晨,她打点精神匆匆起床,像一头不知疲倦的老黄牛,在家里田间轮番辛勤劳作,除了起五更搭黄昏纺花、织布、做家务外,瘦弱的她还要像男劳力一样,耕地种田,打场扬麦。

经历,是一所助人成长的学校;困苦,是让人刚强的催化剂。苦难的生活经历,让郭巧历练出了独立自强、坚韧不屈、刚强烈性、不向困难低头的性格。正是这些宝贵的性格,让她在其后的岁月里,先后担任了西营村妇联主任、大队长、支书等职务,带领英雄的西营村人民,大打治水治碱攻坚战,为西营村五彩斑斓的美好未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50年冬,西营村办起了扫盲班。小时候想读书却因家庭贫困没钱上学,因而成了睁眼瞎,吃尽种种苦头的郭巧高兴极了。每天黄昏,结束一天的紧张劳动后,她便手脚麻利地做饭、吃饭,完事后立即带着儿子准时走进夜校扫盲班。课堂上,她眼睛盯着看,口里大声念;躺床上,用手指头在床铺上一笔一笔地反复划;烧火做饭时,用烧柴的黑炭头在地上写。水滴石穿,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她的努力,到1953年时,大字不识一个的她,36岁的她,居然能粗读《毛泽东选集》了。这,不能说不是一个奇迹。

在这期间,郭巧的儿子董长胜,光荣地成了西营大队第一代拖拉机手。他和母亲及广大村民一道,意气风发、挥汗如雨建设美好家园,并在其后结婚成家,有了三个儿子,董氏家族开枝散叶。

郭巧带领父老乡亲,彻底改变西营大队贫穷落后的创业精神,传遍了全省。从1955年起,她多次名列河南省十大特等劳模榜首,1964年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1969年当选为党的全国九大代表,被新华社、河南日报等各种媒体宣传报道优秀事迹。

和毛主席握手,并被毛主席亲切地称呼为“郭大娘”,是郭巧生命历程里的一件难忘往事。

1966年,49岁的郭巧又同全国各条战线的劳动模范一起,应邀赴京参加国庆观礼。郭巧作为特等劳模被特别安排到中南海住宿。国庆观礼的当天晚上,郭巧被邀请到天安门城楼上观看国庆烟火晚会。烟火晚会开始之前,毛泽东主席特意握住郭巧的手亲切地问候:“你就是‘郭大娘’吧!”多少年后,每当郭巧向人讲述这段美好回忆时,还不停地欣喜若狂道:“我太幸福了!真是太幸福了!”

郭巧在农村基层干部岗位上干了几十年,获得了多种荣誉和成绩,组织上给她个转干指标,硬是被她挡了回去,不仅自己不转国家干部,也不为家里其他人安排工作。年纪大从支书岗位上退下来后,她依旧保持着吃苦耐劳、艰苦朴素、独立自主的生活习惯,单独立灶做饭吃,住的是简陋的土坯青瓦房,睡的是老掉牙的旧式床,坐的是小木凳子,用的是小锅、小碗、小铁勺,屋里挂着一个25瓦的灯泡。面对生活,郭巧乐观而满足:“现在,我已是老奶奶了,四世同堂,多美!”提起工作,提起往昔,她说:“俺那时候不兴为自己,只想着咋能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工作上要向前看,生活上要向后看。”

2001年8月,84岁的郭巧老人与世长辞,告别了她奋斗一辈子、劳作一辈子、无私奉献了一辈子的家园,走完了平凡而又伟大的一生。

一个转身,岁月成了故事。

一个转身,弱女子郭巧成了传奇。

站在西营村的广袤原野上,簌簌风声中,间或可听到一两声山雀悦耳的鸣啭。恍惚中,我仿佛看到,有一颗坚韧、善良、博爱之心的郭大娘,穿越泛黄的书卷和尘封的历史,依旧深一脚、浅一脚,风雨无阻地奔波在西营村的沟沟壑壑。她发扬艰苦奋斗、脚踏实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工作上一马当先干在前的劳模精神,用属于女人的独特坚韧和不服输精神,带领西营人民群众创造了历史的奇迹,谱写了一曲壮美飞扬的生命交响曲。

郭巧的故事,还远远不止这些,她像一部史书,耐人寻味,意寓深长。

看!郭巧在西营大地上主笔写就的气势磅礴诗篇———她当年带领西营大队人民艰苦奋斗、勒紧裤腰带创造出来的提灌站、储水池等奇迹,历经岁月风霜洗礼,仍然保存基本完好,矗立在西营大地的广袤原野上,以无声的语言,讲述那个年代战天斗地的故事。

穿越历史的云烟,郭巧让我明白:信仰就是力量,精神创造奇迹。无论共产党员,还是普通民众,还是要有一点精神的!

仰望郭巧,我惊叹信仰的伟大力量,惊叹女人骨子里的坚韧。

缅怀郭巧,我思索什么是真正的共产党员,思索共同富裕,思索得民心者得天下等深刻话题。

岁月流逝,精神永恒。郭巧,这个永不褪色的名字,在新时代依然让人感动。

英雄不老,英雄永立天地间。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河南日报 

Copyright © 2011 今日汝州智慧全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汝州市老二门街南段   邮编:467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