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擂”响汝州好生活
第0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3352期:第04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3-09-05

“擂”响汝州好生活

———记第七批汝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大铜器(南关大铜器)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非遗展演,茶马古城,热闹非凡,精彩纷呈,青砖黛瓦,清幽意境,美不胜收,恍然如梦,古街新韵,梦回明清。行至钟楼,忽闻鼓声,如雷贯耳,山摇地动。飞奔而至,一睹分明。百人队伍,威武生风。民族服装,刻印飞龙,黄红相间,分外喜庆,彩带飞舞,头巾玲珑。数面大鼓,稳稳正中,两侧铙镲,舞动齐鸣,整齐划一,步履坚定,气势磅礴,八面威风。似千军万马嘶鸣奔涌,如刀光剑影沙场驰骋。

正激情澎湃时,只见中间女子高举指挥棒一声令下,鸣金收兵,全场戛然无声。一刹那,观众如梦初醒,欢呼声声,掌声雷动。

何方团队,一展雄风?请君莫急,细听分明。

参加“中国农民丰收节”演出

大铜器是古代传统的民间艺术,是我国北方传统打击乐种的典型代表,古时多用于求神、祭天、祈雨、驱邪、消灾、纳祥、接福,现在大多用于节日庆典,祈福美好愿望,庆祝丰收喜悦,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汝州市南关街铜器社隶属于洗耳河街道南关社区。该社区文化底蕴深厚,历来重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专门成立南关社区铜器文化合作社,用文化赋能乡村振兴。

南关大铜器表演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当地老年人回忆,可追溯到元朝末年郭才创建,后经清初李跃、李向卫、王仲继承下来。清末王利用为主,民国马五保、田新五,到后来王志安,董留栓1983年12月师承王志安,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目前已达180人。并有郭栓周、杜亲侠、杜红霞、张谦韵、王桂英、万红霞、武金叶、张金霞等多名传承人。2022年被汝州市委市政府授予第七批汝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大铜器虽然只有鼓、铙、镲,但三种乐器配合默契,时而齐奏共鸣,声乐震天,时而你奏我停,张弛结合,时而鼓声为主,铙、镲交替对奏。鼓声洪亮,铙镲清脆,相得益彰,雄壮恢宏。因气势非同凡响,振奋人心,喜庆热闹,为广大群众所热爱。

谈起南关大铜器,负责人董留栓说:“人是衣裳马是鞍,过去,铜器社的服装多是寻找老人们之前的传统服装,花花绿绿不统一,乐器也破旧。2021年,为传承发展大铜器,真正打出群众文化的精气神,组织大家建起文化合作社,申请南关社区出一部分经费,自己拿出养老款为大家购置设备,为队员购置统一演出服,颜色为黄、红两色,头裹红黄色方巾。统一了服装,不但整齐美观,人的精气神也都调动起来了。我们平时统一训练,每年正月初一到十五在城区表演,同时,铜器社还积极参加汝州市公益群众文化活动。在企业、商铺、迎亲商业活动中,也通过市场化演出做一些节日庆典。南关铜器社大铜器,流传的曲目有〔三遍锤〕〔锣鼓传〕〔常行鼓〕〔狮子滚绣球〕〔长尾巴〕〔紧四锤〕〔道上桥〕〔二混头〕等。传统主要是站立重复鼓点表演,节奏单一,变化少,以热闹喜庆为主。20世纪90年代时,我与郭栓州等一起走访各地,结合原有传统乐谱,又创新发展改编出〔送家福〕〔欢庆锣鼓〕等更加欢快激昂、富有新时代特色的乐谱。南关铜器社从最初成立的20多人,发展到现在的180多人,从当初1面大鼓、7副铙、8副镲、1面扁鼓发展到现在20面大鼓、35副大铙、70副大镲、40面盘鼓、2条龙(黄龙、红龙)、1顶花轿。创新后的节目节奏感强,还加入舞蹈动作,演员来回穿插表演,时前时后,时左时右。大家喜笑言一,既热闹又有章法,深得老百姓喜爱。”

谈起铜器社的发展,董留栓如数家珍,笑逐颜开,自豪满满。

瞧,大铜器开始表演了。“咚镲、咚镲、咚咚镲……”伴着激情的鼓点,只见身着红色、黄色传统服装的两纵队员欢呼着、奔跑着进入场地,犹如猛虎出山,围着场子绕了一圈,分立两侧,一队打镲,一队打铙,中间的大鼓队员紧敲鼓点,以鼓为魂,以铙、镲、锣为辅,百乐齐鸣,天摇地动,让人似乎置身于千军相交、万马奔腾、刀光剑影、兵刃相交的意境。

忽然,中间红衣女子两手一挥,全场刹那寂静。她拿左手棒往左一指,左侧持铙队员开始变换花样,从左到上再到右,从右到上再到左,边转边打;她再拿右手棒往右一指,右侧持镲队员“大镲高翻”“胸前空翻”“单翻”“双翻”,变换花样,舞姿美妙;她又双手向上齐挥手,中间鼓手一阵紧锣密鼓的鼓点敲响,声震苍穹。三路人马交相辉映,或共舞齐鸣,或你来我往,或左右开弓,或马步冲击,或穿插对打,或开合斗打,真是八面威风,气吞山河。

鼓槌上下左右翻飞,铙镲“翻”“闪”“揉”“闷”交错变换,音色随着动作不同而千变万化,听觉上极具感染力。红色、黄色服装耀眼闪亮,棰腕上、镲带上、铙带上的绿色彩带上下飞舞飘扬,红黄绿三色色泽鲜艳,喜气洋洋,五彩缤纷,视觉上亦赏心悦目。

他们手拿鼓棒,敲打着锣鼓发出灵动的节奏。时而排成横排,高高举起鼓棒,时而聚成纵队,上下挥动鼓槌,时而变成三角队形,左右敲打着鼓面,时而围成圆圈,相互交叉对打。最后所有队员合拢,变成一个同心大方阵。

那鼓声,声声有力,震耳欲聋,旋律悦耳,铿锵激越,时而高昂澎湃,时而平缓舒畅,时而如雷声般隆隆作响,时而如雨点般大珠小珠落玉盘。那鼓声,声声入心,让我们的细胞跳跃起来,让我们的血液沸腾起来,让我们的心灵激荡起来,让我们的灵魂震撼起来。热烈的鼓点敲出了红火的生活,欢快的乐曲吟唱着沸腾的海洋。

“鼓”乎?“武”乎?“舞”乎?“乐”乎?

赞曰:“皆而有之!”

大铜器表演,100多人的队伍,有的打镲,有的打铙,有的打鼓,怎样才能做到整齐划一、节奏不乱、步调一致、乐曲共鸣?除了老师们精心编排,队员们勤奋训练,担任总指挥的人尤为重要。

南关大铜器的指挥杜亲侠,今年已经58岁,依然身手敏捷,一上场便活力四射。谈到自己与铜器结缘的经历,快人快语的她笑着说:“有一天,我带孙子出来玩,看见大铜器表演,非常喜欢,就加入队伍学习。刚开始因年龄大,记忆力也不好,学着有难度。后来因为热爱坚持了下来。晚上做饭时,心里想着鼓谱,一边做饭一边拿着锅盖敲打,看电视时拿着筷子敲打,晚上钻进被窝里,拍着自己的膝盖打,连做梦都是咚咚咚咚锵,咚咚咚咚锵……”

功夫不负有心人,很快,杜亲侠熟练掌握了技巧,成为团队的佼佼者。社长董留栓发现了她的才华,就鼓励她学指挥。学指挥压力更大,不但鼓、铙、镲都要会,而且都要精通,每一个细节都不能错,每一个鼓点都不能乱,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在董留栓的鼓励带领下,杜亲侠走上了指挥之路。看到她在舞台中央英姿飒爽的指挥,不由让人对她称赞有加。

杜亲侠说:“100多人的民间团队,确实不好管理,但在董社长的带领下,队员们齐心协力,整个团队积极向上。董社长今年已经72岁了,依然尽心为大家服务,建了微信群,平时有什么活动,只要社长发个通知,大家一呼

团队的武金叶老师今年已经70岁了,一直义务教授大家。她不怕辛苦,不但手把手教,还经常给大家义务带早餐、送午餐,让大家吃好学好玩好传承好。

首先,铜器队的老师们将鼓谱打印发给队员,领大家读,读会之后让大家背,背会之后开始练习。因人数较多,老师们采用老队员带新队员的方法,老师在一边指挥纠正。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他们还开展了线上教学,由老师带队,找些比较优秀的学员分组带领新学员视频上网课。疫情之后接着统一集合练习。

因大铜器声音比较大,白天唯恐打扰别人休息,他们一般选择吃过晚饭练习,夏练三伏,冬练三九,自觉自律。各个鼓谱都有各自的特色,“锣鼓传”比较平稳让人心静,“长尾巴”热烈奔放,能够释放心情,“紧四锤”节奏明快,鼓点紧凑,高潮迭起。

大铜器不仅能锻炼身体,更能陶冶情趣,如果心里不舒畅时,一曲下来,打得浑身通透全是汗水,汗出透了,压力立刻得到释放,心里也舒畅多了。

南关铜器社太极健身分队,在队长张谦韵、杜红霞的带领下,不但擅长铜器表演,还是女子舞龙队中黄龙队的主力,更精通太极拳、太极剑、太极刀、健身气功等项目的演练。她们表演的太极功夫扇《中国功夫》吸取了中华传统武术精华,集舞蹈、京剧、武术、太极与一身,把扇子与太极的技巧完美融合,动作舒展大方、刚柔并济、武舞共融、潇洒飘逸、行云流水。

“卧似一张弓,站似一棵松,不动不摇坐如钟,走路一阵风……”队员们随着音乐翩翩起舞,白鹤亮翅、青龙出水、白猿献果、金刚捣碓、翻花舞袖……动作优美,舞动身心,恰似一朵朵彩蝶翩翩飞舞,自由灵动,美不胜收。

张谦韵说:“我们女子舞龙队组建后,自己从网上下载视频,认真学习,吸收各个舞龙队的精彩动作,进行精心编排,创作并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我在黄龙队中表演龙头,龙头的重量有6斤左右,刚开始练习时,胳膊红肿,肩膀疼痛,两条腿跑得酸痛。但大家从不言苦,齐心协力,认真排练,终于取得了群众的一致赞扬。我们的太极扇不但赏心悦目,还强身健体。一个队员原来有心脏病,刚开始,一套扇子打不完就脸色苍白,坚持几年后,身体越来越棒。还有个队员原有静脉曲张,腿上青筋疙疙瘩瘩,疼痛难忍,晚上需要垫两个被子把腿吊起来才能入睡,坚持打了几年太极,现在症状基本消失。我们都特别热爱我们的团队,团队让我们快乐,更让我们健康。”

盘鼓队的队长郭茹敏、王红霞,原来在西关组织了欢乐盘鼓队。后来慕名而来,加入南关铜器队。她们说:“跟着老师们再次学习,眼界开阔了,南关大铜器给我们提供了更大的舞台。团队团结包容,老师们谆谆教导,不厌其烦,让大家的技术统一提高。这个团队就像一块磁铁,把队员们吸引进来,磁性十足,魅力十足,正

能量十足。在这里,我们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技术,同时也学会了包容大度的做人原则。”

“我上山是虎,我下海是龙,我在人间是堂堂的大英雄,我挥手起雨,我舞动生风,看我东方升腾的中国龙……”

激昂的乐曲声中,一红一黄,两条“神龙”,赫然登场,蜿蜒游走。

一人举龙球前面引导,九人持龙杆其后舞动。一红一黄两条“龙”在灿烂的阳光下腾云驾雾而来,仿佛升腾于祥云之间。

队员们或扭或挑或跑或跳或转,“龙”跟着队员舞动起来。两条“龙”仿佛汇聚了舞蹈者的全部精神气,在锣鼓喧天中释放着耀眼的光彩。

两条“龙”,时而相互对持,时而亲密无间,时而翻云覆雨,时而抱头盘旋,时而你争我夺,时而扶摇直上,时而俯冲而下,时而张牙舞爪,忽上忽下,忽左忽右,忽前忽后,势不可当,神魂兼备。

《中国龙》的乐曲声回荡在耳旁,舞动着的“飞龙”恰似耀眼的精灵,激发起观众心中那满满的民族自豪感。中华龙,中国龙,正在旋转,正在飞舞,正在腾飞。

鼓声慢慢舒缓,乐曲悠扬缓慢,队员们将“龙身”慢慢靠拢,首尾相接,长长的“龙身”组合成两个等边三角形,气势不凡,稳如泰山。

红色的龙,金色的龙,红色的服装,黄色的服装,红色的头巾,黄色的头巾,金光闪闪的鳞片,在阳光下交织着,飞舞着,旋转着,腾飞着,演绎着“中国龙”的豪迈气概,更孕育着火红的希望。

“府门外三声炮,花轿起动,周凤莲坐轿内喜气盈盈。众执事鸣锣开道,摆列齐整,那个鼓乐吹,嘀嘀嘀嘀嘀,哒哒哒哒哒,嘀嘀哒哒悦耳动听。离府门吹的是百鸟朝凤,一路上吹的是鸾凤和鸣……”

婉转动听的唢呐声中,“抬花轿”表演开始了。只见两个口叼烟袋管的“媒婆”扭着大秧歌前面开道,接着,16人抬着一顶大花轿缓缓而来,“新娘”盖着红盖头端坐轿内,两个“丫鬟”在花轿两边扶轿,侍奉着“新娘”。花轿一边是12人组成的载歌载舞的彩绸表演队,一边是12人组成的彩扇表演队,气氛喜庆热闹,极具传统民俗特色,既弘扬了古典的传统文化,又让群众感受着古代的传统结婚习俗。

大花轿喜庆吉利的红色格外引人注目,轿框四周罩着红色绫罗帷幕,花团锦簇,装饰华丽,喜气洋洋。花轿随着欢快的乐曲或前进或后退,一会儿摇,一会儿摆,一会儿抖。两个“媒婆”时而吸着烟斗,时而扭着秧歌,时而表演着滑稽可笑的动作,惹得观众捧腹大笑。

花轿起动,秧歌起舞,彩绸飞扬,五彩缤纷,舞乐齐飞。表演者踩着鼓点,踏着韵律,边抬边舞,边走边跳,步调一致,动作统一,场面震撼浩大,欢快喜庆,好不热闹。

花轿原是古代结婚迎接新娘的一种代步工具,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抬花轿的习俗被新式的彩车迎亲所取代。但花轿独特的历史文化风情,依然留在人们的记忆深处,犹如一抹浓浓的乡愁挥之不去。

民间艺人用民间舞蹈的形式编排成“抬花轿”表演,成了世代相传的非遗民俗文化,也是中国数千年沉淀下来的文化精华,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南关铜器社组织了近50人的花轿表演队伍,让更多的人能够分享领略到非遗文化之魅力。

为了让大铜器团队表演内容更加丰富,南关大铜器在原有基础上新增加了舞龙队、大花轿、广场舞、太极功夫扇、健身气功、盘鼓、交谊舞、曲剧文化等表演项目,内容和形式更加丰富多彩,喜闻乐见,也更接地气了。

近年来,南关大铜器先后获得平顶山市铜器汇演二等奖,汝州市历年铜器大赛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2022年获得省文化旅游厅优秀展演团队、河南省文化志愿服务乡村行“最佳组织奖”,并参加河南广播电视台《欢乐乡村行》走进汝州王湾演出、2021年39届洛阳牡丹节、2021年市曲剧节、2021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汝州市庆祝活动及各乡镇志愿演出,还组织参加了汝州市及周边县市乡村商演等活动。

董留栓说:“这是一支由农民、退休职工、生意人等各行各业的群众自发组织起来的民间团队。作为负责人,一定要大公无私,不能有私心,对待队员,要一碗水端平,技艺上要优中选优。组织演出有了收入,要用于团队发展,用于大家。南关大铜器的宗旨就是传承传统音乐文化,活跃基层老百姓文化生活。目前,在我们老师们的传承、挖掘、整理下,还创新了新的乐谱,但小铜器失传了,特别遗憾。因年轻人外出打工、上班工作忙,出现了青黄不接的现象,目前团队年龄最大的72岁,最年轻的也都50多岁了。只要愿意加入,我们都热烈欢迎。下一步,我们要走出去,学习兄弟县市和其他地方的先进技术和经验,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弘扬发展丰富非遗文化。我们还要整理完善南关大铜器乐谱(续编)及全部示范的录像、书籍、乐器,推进南关大铜器数字化、系统化、标准化、统一化,着力培训一批骨干力量,加大传承力度,在汝州市普及教学,广泛地推广南关大铜器,达到全民同乐,修身养性,锻炼意志,相互交流,增进友谊,享受美好生活的目的。”

谈到未来,72岁的董留栓满怀希望,信心满满。

相信在各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在南关大铜器非遗传承人的共同努力下,敲起鼓、打起镲、拍起铙、舞起龙、抬起花桥、唱起曲剧、跳起舞蹈,热热闹闹传承非遗文化,红红火火培育民间非遗文化之花,擂响汝州人民幸福快乐好生活。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河南日报 

Copyright © 2011 今日汝州智慧全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汝州市老二门街南段   邮编:467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