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雨中的帖院夏天印象飞翔的唐诗相逢夏店古镇
第0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3328期:第03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3-08-02

飞翔的唐诗

李晓伟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唐诗是飞翔式的情感,如山间江流,奔腾而走,轻快如歌;更如人生少年,相逢一笑,快意恩仇,一啸冲天。

大唐王朝,是一个诗的王朝。那里有李白、杜甫、白居易等灿若星河的一众诗人。

仰望唐诗的星空,那些诗家天才将一一登场:王勃九岁,给《汉书》挑出一大堆错误,并写成纠错书《指瑕》;骆宾王七岁,写出了“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张九龄七岁,都瞧不起写诗的,提笔就写论文;杜甫七岁,写《咏凤凰》诗;李白更逆天,五岁就能“通六甲”……

少年时总爱故作愁态,正如稼轩的小令“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辞强说愁”。让少年人养成男儿气概之途。想要培养阳刚之气,则莫过读唐诗,尤其是盛唐之音。

少年时读唐诗,那博大开阔的意境,蓬勃而阳光;那壮美豁朗的山水,辽阔而激昂;那建功立业的雄心,豪情而飞扬,唐诗里的意境,让年轻人目眩神迷,心怀向往,恨不得立马随着那些落拓不羁的诗人侠士仗剑天涯,行吟四方。

人生之少年与之相扣,确属双剑合璧,相得益彰。

在中国所有的传统文学中,最情有独钟于唐诗。因为,那是最先接触到的。

记得中学时代,课余之外,闲极无聊,思想苦闷,生活艰苦,但放学回来,清风徐徐的夜晚,就着一盏昏暗的煤油灯,把从大院内一个老学究处“偷”出的一本《唐诗三百首》细细翻阅,整整抄完了几个笔记本。对那些诗词歌赋,当时虽然不求甚解,但每一次读起来都是那么专注。

唐诗相伴度过了多少血脉贲张、豪情万丈的寂寞长夜。随着年岁的增加,读书的增多,尤其是读大学后,才知道自己以前所阅读的那些唐诗,不过只是沧海一粟。直到今天,仍无法释怀对唐诗的那一份痴迷和眷恋。每当夜深人静,从床头柜上随手拿过一本,低声读将起来,感觉琅琅上口,满口清香。

常想象那月照唐朝雨落长安,该是怎样的意境啊。

感谢唐诗,和那些古代大师们不朽的艺术和精神,千百年来得以源远流长。走进唐诗,其实就是走进一个神奇迷人的王国。那是一个人类精神之花全面盛开的季节。我们的大师从一张薄薄的书页上站起来,沿着字里行间向我们走来,一袭古装,长发飘飘,风姿万千:古朴雄浑的子昂,清朗雄健的王之涣,闲静谈远的孟浩然,飘逸豪放的李白,沉郁顿抑的杜甫,清扬畅丽的白居易,奇诡璀璨的李贺……

唐人将时代的自信和慷慨之所尽皆注入诗行,令少年们读来感觉如海浪般磅礴之气势。盛唐的诗人就连离别也写得豪气冲天“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就连寄语乡里也写得洒脱自如“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即使写悲事,亦是不失豪气,“醉卧沙场君莫哭,古来征战几人回”,尽显男儿之本色,毫不作儿女之情态。

大唐的盛世,培养了诗人们刚健明朗、昂扬奋发、积极进取、慷慨激昂的豪迈之气。唐人的诗歌就像是诗人胸中的气流,势不可阻挡地喷薄而出。大唐的颂诗,让年轻人热血沸腾、血脉贲张,金戈铁马,慷慨激昂,致使他们胸怀远大抱负,常怀济天下之志,渴望征战沙场,扬名后世。

唐诗不论写豪气的个人抱负,还是民间疾苦,意境都是开阔悠远,令人胸怀顿开,中唐之音哀而不伤,虽失了豪迈但仍未丢气势。诗人把视线投向社会,民间、江山,而不是个人,是故显得深沉悠远。

无论是“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胡天八月”,还是“客舍青青柳色新”的渭城客栈,无论“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李白,还是“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的杜甫,或笑、或泣,或长歌、或短吟,或无语徘徊、或妙语连珠,或缠绵悱恻,或浅斟低唱,都是飞翔式地情感宣泄,那么发人深思,令人难忘。

飞翔的唐诗,给人飞翔式的旷达;飞翔式的旷达,给人“黄河之水天上来”的豪情。

长安三万里,唐诗动天下。只应天上有,曲美人无暇。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河南日报 

Copyright © 2011 今日汝州智慧全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汝州市老二门街南段   邮编:467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