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武”汝州
第0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3326期:第04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3-07-31

起“武”汝州

———记汝州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郭家武术)代表性传承人郭顺立文/孙利芳图/孙东彪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汝水一湾,汝河北岸,东方既白,晨光微澜,杨柳未醒,已有人言,谁家儿女,已在晨练?驻足凝眸,观其演练。你来我往,排拳对练,虎虎生风,挥刀舞拳,静若伏虎,动如飞天,缓似游云,疾若闪电,威风凛凛,猛虎出山,身法矫捷,魅力无边,中华武术,流长源远。中间长者,尤为显眼,老当益壮,步履矫健,穿梭左右,耐心指点,既有慈爱,亦有威严,精神矍铄,侠士风范。此为何人,气度不凡?若知端详,细听吾言。———引言

师徒同练炮拳———“白蛇吐信”


1955年11月,米庙镇(原尚庄乡)双郭楼村迎来了一个新的生命。他天生聪慧,自幼好武,深得家人喜欢。10岁师从汝州市武术大师、郭家武术第四代传承人郭老元先生开始习武。

在师傅教导下,他先从练习基本功开始,扎马步、练腿功、练臂力,耐心习武,坚持不懈。刚开始练武时,压腿压不下去,腿筋被拉伤,整条腿发青发肿,大腿裂出很多“蚂蚱口”(汝州方言,形容细小的伤口),疼得走不成路,胳膊也练得生疼,但小小年纪的他意志坚韧,咬牙坚持,一个月后才慢慢恢复。

习武之人扭伤脚是常有的事,但他从没因为疼、苦、累间断过练习。没人跟他对练时,他就对着院子里的大树练。晚上点着煤油灯,把自己的影子当成对手,对着影子反复练习躲闪、进攻动作。有时,他点上一支蜡烛,练习用手锤出的呼呼风力把蜡烛打灭。他还就地取材,对准旧书本、墙壁练习。由于他太用功,手指都已练变形,不知把书打烂了多少本,家里的墙壁也被捶打得光溜溜的,甚至打出个坑,手背练到出血。一次,用力过大,他无名指手背上的骨尖被打碎,直到现在,无名指与手背连接处没有骨尖。

长大后,他白天在村上的砖瓦窑厂干活,晚上练武,从不间断。夏天酷热难忍,从不懈怠,冬天大雪纷飞,从不偷懒。为锻炼意志力,下雪天他仍光着膀子练武,真正做到了“夏练三伏,冬练三九”。村里的打麦场、麦秸垛旁都是他习武的场所。他经常向师傅请教,和师兄弟对练切磋,交流提高,共同进步,拳不离手。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师傅郭老元的悉心教导下,在师兄弟们的共同切磋下,在他本人的勤奋努力下,他学会了少林六合拳、春秋大刀、通臂拳、炮拳、罗家枪、九节鞭等十余种拳种和器械。

名师指导加勤学苦练,成就了他一身功夫、满身武艺。

一谈到武术,他便两眼放光,炯炯有神,诸如炮拳、通臂拳、六合排拳、春秋刀、单刀、双刀,他如数家珍,滔滔不绝。

“炮拳架式舒展、发力猛烈、气势浑厚、手法密集、技击含义深刻,神秘莫测,一波三折,环环相扣,刚中带柔,柔中带刚。通臂拳保持着古朴的风韵,同时又有丰富的内涵,打法独特,攻防合理,有很强的技击性,刚柔相济,深厚自然,潇洒舒展,质朴无华。六合排拳是二人以实战为基础的对打演习,直取快攻,简洁明了,攻防坚固,步法简单,进退自如,远踢近打,灵活多变,在缠身近战时,有擒拿绝技,一招制胜!春秋偃月刀以马上刀为基础,内容丰富,动作朴实,结构严谨,路线流畅,招式威猛,主要技法有劈、斩、撩、挂、抹、挑、云、推,并与郭家拳的身法步法密切配合,整体套路体现动作舒展、快速迅猛、起势雄壮的风格特点。郭家单刀刀式古朴实用,刀法快速威猛,千变万化,刚劲有力,气势逼人!其技法主要有:劈、砍、剁、扫、刺、撩。少林六合拳,讲究内三合外三合。内三合即:心与意合,意于气合,气于力合。外三合是手与足合,肩于胯合,肘于膝合。九节边有霸王背鞭、凤凰单展翅、黑狗钻裆、老龙缠脖、拐肘等招式……”

听着他深入浅出的介绍,连我这个“门外汉”,都跃跃欲试也想学武术了!

1984年,洛阳地区举办武术散打、推手比赛。当时临汝县体委组织层层选拔,选择武术强手8名(其中就有29岁的他),赴洛阳参加武术散打比赛。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刚上场时,因当时他还没参加过大型比赛,没有经验,心里还有点怯场,刚上场就出师不利,很快被对手打出圈,对方暂时占优势。他深吸一口气,沉心静气,脑子里快速揣摩对手的招式,搜寻应对进攻的破法。很快,他调整战术,把郭家武术的郭家拳施展开来,一个跃步锤,手上迅猛出击先发制人,接着迅速来个勾裆腿,从下面出腿进攻,迅雷不及掩耳,快如疾风,疾若闪电,对方还没想出应对招数,便一下子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无招架之功。速战速决,不到两分钟就将对手打倒在地。他荣获洛阳地区散打52公斤级第1名,并光荣收录在《汝州市志》第十九篇卫生体育章节。同年他又代表洛阳地区参加了河南省武术散打比赛。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1985年他在洛阳地区武术散打比赛中荣获亚军;2010年在河南省举办的开封清明文化节鞭陀比赛中荣获第五名,同年在河南省举办的第二十八届牡丹花会鞭陀比赛中荣获第四名;2019年5月在武韵中原“体彩杯”河南省第三届传统武术大赛(汝州赛区)中,荣获男子E组六合通臂拳一等奖、男子E组少林单刀二等奖;2021年春,获得河南省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举办的少林武术短视频大赛三等奖。

深厚的武功功底不是一朝一夕促成的,他因为热爱而坚持,50多年如一日,风雨无阻,习武不辍,武技成熟,身法流畅,屡次获奖,闻名乡里,还获得了河南省二级拳师证书。

他就是现为汝州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郭家武术)第五代传承人之一的郭顺立。

多年的习武生涯,郭顺立的身体素质格外棒,年近古稀,练起武来,风采依然,威武矫健。他说,“武术可以强身健体,锻炼意志,丰富生活,增强免疫力和抵抗力,更能培养人的道德品质和自强不息的意志力,培养坚韧不拔、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冷静沉着的勇气,是人们修身养性的重要手段”。

郭顺立坚持常年习武、强身健体的同时,还以弘扬郭家武术等传统武术为己任,于20世纪80年代,先后在鲁山、郏县、宝丰及我市多地举办武术学习班,传承郭家武术,弟子遍及中原大地。

师徒同练春秋刀———“回头望月”

2019年,60多岁的郭顺立仍不服老,响应国家“传统武术进校园”的号召,在汝州市博爱寄宿学校任教练,每周4节武术课,教授500余名学生习练少林六合拳及器械等传统武术,为传承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挥余热,贡献力量。

他耐心给孩子们讲解、示范,手把手教。有时孩子们怕热,有时候累了不想练,他就耐心开导,告诉孩子们坚持锻炼,增强体质,少年强则国强,你们体魄强健,长大了才能为国家做贡献。学校孩子们多,场地大,他一个人,既要讲解,又要示范,还要大声给孩子们喊口号:“马步冲拳,一、二、三、四……”,还要一个一个纠正动作,一节课下来,嗓子都喊哑了。


就这样,他一教就是三年。很多孩子们从最初的被动训练到后来的真心热爱,体质一天天增强,学习起来精神劲儿越来越好。


在博爱寄宿学校“庆元旦”文艺汇演中,孩子们的武术表演出拳铿锵有力,落脚掷地有声,动作稳健潇洒,队伍整齐划一,出拳、踢腿、翻滚、跳跃,散发着英姿飒爽的活力,展现了蓬勃向上的姿态,博得阵阵掌声,将整个文艺汇演推向高潮。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为了把郭家武术发扬光大,郭顺立随时随地不忘传承。除了教武术,还不断教导和培养弟子们尊师重道、遵纪守法、见义勇为、严于律己等良好的思想品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截至目前,他已经义务传授两千余人习武。

2021年9月14日,已经66岁的郭顺立举行了隆重的收徒仪式,收磨书振、高仁义、张书彪、杨鹏宇、刘红国、原俊卫、刘宾、甄星光八人为徒,传授郭家传统武术。后又收孙旭阳、闫武辉等人为弟子。这些弟子中,年龄最大的已经60岁。

除了下雨,他每天早上都在汝河岸边的滨河公园义务教授弟子。

为了让弟子们坚持学习,考虑到大家有的要上班,有的做生意,他就把训练时间定在凌晨4点至6点半,不耽误大家工作生活学习。刚开始,他每天早上4点一个一个打电话,后来建了一个微信群,每天准时在群里吹响“集结号”,没有回复的他再逐一打电话。他说,只要想学,我会一直免费教下去。

他的弟子张书彪练了一段时间,后因腿疼不想练了,他反复劝,要坚持不懈,武术本身能够强身健体,越练就越健康。在他的劝导下,张书彪坚持了下来,现在腿不疼了,身体状况愈来愈好。

弟子刘红国,肩周炎、脊椎病缠身,疼痛难忍。2018年开始跟郭顺立学习,坚持到现在已经五年了。刘红国说:“跟郭老师学习这几年,我的身体越来越好,不用吃药,也不用按摩,肩膀也不疼了。郭老师对学生要求特别严格,早上四点多就喊我们起床,手把手教。我现在年龄大了,学得有点慢,反应也不敏捷,有时候白天没学好,晚上再去老师家里加班让老师指导,老师从不厌烦,耐心传授。现在,我已经学会了炮拳、通臂拳、单刀、双刀、春秋大刀、月牙铲等器械。”

弟子磨书振已经60岁了,之前有滑膜炎,膝盖疼,中间也不想练了。在郭顺立劝导下,一边积极治疗一边练。他告诉磨书振膝盖部位有病,不要用爆发力,但也要坚持练习自己力所能及的动作。经过几年习武和治疗,磨书振的滑膜炎现在已经好了。

谈及练习武术给大家带来的好处,弟子们深有感触,感念恩师。弟子原俊卫说:“师傅教得特别认真,我跟师傅学了三年。从基本功摆架子开始,老师要求姿势必须标准。最初的一步一锤,练一次就几十分钟,直到把基本功练好,师傅才开始让我们练大刀、兵器等。练了武术,现在干活走路都特别有劲,发力点也比较准确,身体协调性增强,精神特别好。”

师徒同练炮拳———“扁担锤”

弟子杨鹏宇,14岁时经人介绍开始跟郭顺立学习,学了单刀、双刀、眉齐棍、炮拳、通臂拳、九节鞭、排拳等。杨鹏宇说:“因为有良好的武术功底,两次救了我的命,让我绝处逢生。一次是在省六建公司上班时,我正在跑步前进,对面有个七八米的钢管迎头掉下来。因练过武术,瞬间反应能力特别强,我随机应变,迅速抬手、护头、护身,钢管顺着我的胳膊滑落在地。我巧用师傅教我的武术上‘四两拨千斤’的动作,把钢管的冲力卸载,身体毫无伤害,险中求生。第二次是大吊车正吊一个几吨重的混凝土墙板,在落地回位时,墙板上的预埋铁断了。当我听到‘咔嚓’一声时,习武的本能让我一个箭步冲出来,如果晚几秒的话,我就会被夹进墙板,压成肉饼,后果不堪设想。习武救了我的两次命,这都得感谢郭顺立师傅。师傅不但教授我们武术,还教我们要遵纪守法,遵守武德,告诉我们,练功是用来强身健体的,不能办坏事。师傅为人低调,胸怀坦荡,教大家武术,以弘扬为目的,以传承为目的。”

“习武德为先”。杨鹏宇说:“师傅不但武艺高超,还行侠仗义、扶危救困。1985年,陕西人刘培芳落户汝州。因他当时没技术,生活困难。郭老师得知后,为了让他掌握一门技术养活自己,给他买了理发凳子、椅子、理发工具、镜子等,资助他在东关街开了一个理发店。刚开始他技术不好,没人去理发。师傅就组织徒弟们给他当练手,让他从剃光头开始练习技艺。经过反复练习,他的技术越来越好,后来在塔寺面粉厂附近开店,不仅解决了生活问题,还成了小有名气的理发师。”

郭老的孙子郭重言、孙女郭翰颖相继出生后,爱武如命的他决定把武术的种子早早给孩子们播种下。孙子9岁、孙女7岁时,他就告诉孩子们,武术是我们国家的艺术瑰宝,不仅能改善人体机能、增强体质,还具有修身养性作用,有着“谦虚、正直、英勇、公正、博爱”的灵魂。郭家武术是传统武术,是几代人积累下来的心血和瑰宝,不能在我们这里断代。

郭顺立和孙女郭翰颖同练通臂拳———“跃步锤”

每当孩子写完作业后,郭顺立就手把手教孩子们。在爷爷的言传身教、耳濡目染之下,孙子孙女小小年纪就已经打得像模像样,虎虎生风,身手矫捷。

瞧,郭重言、郭翰颖身着民族服装,一蓝一红,鲜艳夺目,亭亭而立,玉树临风。爷爷一声令下,兄妹俩马步出拳,虎虎生风,一跃而起,腿功了得,凌空飞跃,落地有声,武术风采,尽显其中。真是名师出高徒,将门无犬子!

郭重言说:“爷爷生活上对我们很慈爱,学武上可严厉了。有时候我练得累了,不想练了,爷爷就说‘我的乖孙,你不练咋行?咱的武术咋传承啊?你得坚持,爷爷的希望都在你和妹妹身上啊!’爷爷一鼓劲,我就浑身有力量了!”

训练场上,郭顺立和孙子、孙女时而一同练习,时而轻声纠正动作,时而对练,时而喊出口号激励助威。祖孙三人和谐融洽、亲密无间,一股武术浩然正气弥漫开来,旁边的悠悠汝河之水仿佛也在为他们歌唱。

郭顺立那份对弟子的慈爱中的威严,对武术传承的坚守,对弘扬武术的奉献,让人动容,让人敬佩。

汝河岸边的晨练场上,看着他们师徒在凝神训练,我大饱眼福。经过几天的采访,我对武术有了更深的了解。

瞧!炮拳套路开始了。“扁担锤、大七星、小七星、老虎大张嘴、猴架、猛虎大睡觉”等招式让我目不暇接、眼花缭乱。

接着,他们开始训练通臂拳。“双开门、锁扑、迎面掌、跃步拳、鹞子翻身、卧底炮……”一个个招式潇洒流畅,令人叹为观止。

排拳对练开始了,你一招“双风灌耳”进攻,我使出“白鹤亮翅”防守;你“连环锤”攻来,我“夫子三拱手”接招……

“金丝缠腕、擒拿手、贴身靠、老驴抠腮、挡抓后绊、双开门、单开门、双裹手、单裹手、锁扑、沾腿、冲天炮、外撇骨、内撇骨、白马握蹄、掏心锤、掏心拳、高篷低压……”

你来我往,你进我退,你退我攻,你正我闪,你攻我挡。刚柔并济,身法矫捷,动作流畅,动如旋风,静如青山,飞起如雀,落地生根,行云流水,自然流畅,刀光棍影,出神入化。

郭家武术,名不虚传。

看着他们师徒“老、中、青、少”的组合训练,我深深地感动了。

弘扬传统武术,振奋民族精神。中华传统武术正以它“博大精深、内外合一、健体修心、治安防身、锻炼意志、自强不息、德体兼备”的魅力,让更多的人喜欢它,爱上它,加入它,传承它。

汝河之滨的武术之光,宛如东方晨曦里美丽的霞光,金灿灿的,普照着大地,魅力无限,博爱无边。

期待汝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郭家武术起“武”汝州,发扬光大。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河南日报 

Copyright © 2011 今日汝州智慧全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汝州市老二门街南段   邮编:467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