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位重症医学科的护士像一名战士,她们面对的都是心脏衰竭、呼吸衰竭、肾脏衰竭等各种濒临死亡的危重病人,她们的工作就是从死神手中抢回一个又一个生命。汝州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王晓峰在护理岗位上工作了6年。说到6年来最大的感悟,她总结为一句话:“患者就是我的家人”。
重症医学科是整个医院先进医疗设备最集中的地方,主要收治各种病情危重或需要抢救的患者,对医护人员各方面要求比较高。王晓峰熟练掌握各种仪器的使用、各种护理技术操作,能将疾病护理的专科知识都运用到实践中。
走在重症医学科病房,每一个病人身上都插着七八根管子,每根管子都连接着一台精密的仪器,仪器上的每一个数字代表着一项生命指标。呼吸机的参数、血流动力学的参数、24小时出入液量,每30分钟记录一次生命体征的变化,每小时观察患者尿量的变化,王晓峰每天的工作和心情就是被这些数字牵动着。
作为重症医学科的护士,王晓峰和她的同事不仅需要时刻关注患者,更要实时详细记录每位患者的病情。她不仅自我摸索增强业务能力,主动配合护士长做好科室管理工作,还积极参与开展各项新护理技术项目,积极学习中等长度导管置管技术并熟练掌握,熟悉护理个案的书写,不断学习徒手盲插鼻肠管技术。刻苦钻研业务的她先后被授予“技能大赛一等奖”“优秀护士”“先进技术人才”“感控标兵”“服务之星”“汝州市技术标兵”“汝州市五一劳动奖章”“汝州市优秀护士”等荣誉称号。
重症医学科住的都是危重症病患,王晓峰要时刻关注患者的病情。给需要拍摄胸片的患者摆拍体位,一天重复这样的动作几十次;出入感染区和接触病人前后洗手消毒,一天最少几百次;还需要不断地给病人换药、翻身、记录等等。这些在常人看起来十分繁杂的任务,对于王晓峰来说早已驾轻就熟。
重症医学科的患者没有家属照顾和陪伴,王晓峰和同事们就成了患者的“家人”。她们随时观测患者监护仪的数据情况,一旦出现异常,立刻抢救;她们一起照顾患者的生活起居,为患者打针、换药、洗脸、洗头、洗身、翻身……由于工作病房的特殊性,王晓峰和她的同事们从上班到下班,没有时间和机会可以偷懒,“加班”“过了饭点才吃饭”已是常事。“安顿好病人,我才能踏实吃饭。”瘦弱的王晓峰说道。
气管切口患者不能开口说话,王晓峰会耐心地用图文对话、倾听等方式尽量满足患者的需求;当面对焦虑烦躁患者表现出的言语甚至肢体冲撞,恐惧不安患者的静默无语,王晓峰总是精心照护,减轻患者身心痛苦,耐心安抚消除患者的心理不安,搭建良好的护患沟通桥梁,耐心倾听他们的需求,信任和感激取代了最初的抵触情绪。“我们每天都在经历‘生离死别’,有悲伤有遗憾,但更多的是感动和温暖。对于每个患者的生命,不到最后一刻我们决不放弃。”王晓峰说,
重症医学科曾接诊了一名全身多处器官衰竭、心脏骤停的年轻男性患者,医护人员排队轮流为患者做心肺复苏,足足做了一个半小时,患者终于苏醒过来。看到患者醒来的那一刻,医护人员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将来还要努力创造更多生命的奇迹,为危重患者撑起生命保护伞”,回顾自己6年的重症医学科职业生涯,王晓峰坚定地说道。
融媒体中心记者郭营战 通讯员漫志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