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慈善总会“慈善暖冬行”活动在我市举行用我的心温暖你的心心系贫困户图片新闻靠勤劳摘掉贫困帽我市财政、国资成绩突出“清表”助“建业”
第01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2027期:第01版 本期出版日期:2018-01-16

用我的心温暖你的心

———我市扶贫攻坚工作综述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雪后的蟒川镇蟒窝村,仍然一片白茫茫。

曾一度在汝州朋友圈疯传的“光脚女孩”菲菲(化名)正穿着温暖的棉衣、棉裤和漂亮的新鞋,在雪地上跑来跑去,咯咯的笑声惊飞了在雪地上觅食的一群柴鸡。“光脚女孩”的帮扶故事,是我市扶贫工作的一个缩影。

把扶贫户当亲人,用我的心温暖你的心,是我市8000余名扶贫干部帮扶行动的真实写照。2017年,扶贫干部们走出机关,深入乡村,到贫困户家的田间炕头,真诚帮扶,谱写了许多动人的故事。

去年以来,我市脱贫攻坚工作认真贯彻中央、省委决策部署,落实各项到村、到户帮扶措施,强化脱贫攻坚支撑保障体系,按照“四个切实、五个一批、六个精准”的要求,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给中央、省委交出了一份满意的汝州答卷。

产业帮扶加快脱贫步伐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我市坚持把精准识别作为精准扶贫的前提和基础,精准实施产业扶贫和金融扶贫项目,基本形成了村有支柱产业、户有致富项目的扶贫格局。

“桑树坪大部分属于山坡地,每亩平均可种植花椒90余株,在花椒挂果期,每株花椒平均可以实现利润50元,亩均收入可以达到4500元,全村实现脱贫。”市商务局驻寄料镇桑树坪村第一书记王明阳扳着指头算了这样一笔账。

两年来,在市商务局驻村工作队和桑树坪村两委班子的共同努力下,桑树坪村成立的河南绿鑫农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和汝州市众成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垦荒山近4000亩,前后种植花椒总计投入资金1500万元,带领桑树坪村村民把4000亩荒山全部种植上了花椒。2017年初,他们又购买了20万株优质的“大红袍”花椒树苗,免费提供给农户种植。仅花椒种植一项,就使桑树坪贫困户家庭年均收入每年增加6000元,两年后可带动34户贫困户脱贫。

易地搬迁叩响“幸福大门”

“看,这就是政府给俺盖的新家。”2017年10月25日,和煦的阳光洒满了大地,焦村镇槐树村贫困户王留山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当天,槐树村和王留山一样的32户贫困户都分到了安置房。

在全省同步搬迁政策出台前,我市先行先试,按照挪穷窝与换穷业并重、安居与乐业并重、搬迁与脱贫并重的理念和思路,在抓好搬迁建房的同时,坚持以产业发展和稳定就业为导向,结合易地扶贫搬迁,将贫困山区打造成生态观光、健身养生、休闲度假的旅游区。

目前,我市共先后启动了8个贫困村的易地搬迁扶贫工程建设,并同步配套学校、卫生室、文化广场、公园游园、污水处理等公共基础设施,确保群众搬得来、住得下、过得好。

电商扶持促脱贫

去年以来,我市抢抓被评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市的政策机遇,深化与阿里巴巴、京东、苏宁等知名电商的战略合作,在55个贫困村全部建立农村淘宝网点,市财政列支专项资金,对参与电商销售的贫困户,免费提供电脑、货架等经营用品,免费进行电商运营技术培训,通过电商网络推进“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带动群众脱贫致富。目前,已实现55个贫困村电子商务服务点全覆盖。

与此同时,我市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创业带头人、农村青年致富能手和村级信息员、残疾人等,制定针对性的电商培训计划,养一批农村青年电商高端人才,实现每个贫困村至少有1名电商扶贫高级人才,形成一支懂信息技术、会电商经营、能带动脱贫的本土电商扶贫队伍。如今,在帮扶村中,贫困群众的芝麻、豆子、花生等五谷杂粮,还有吃不完的土鸡蛋,现在都不愁销路了,交给电商,就能卖出一个好价钱。互联网+农业已成为我市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渠道。

教育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大峪镇邢窑村,是省定贫困村。市人大扶贫工作队进驻以后,联系青年志愿者给邢窑小学的学生们赠送了价值6000余元图书、文具和体育用品,给每个教室配备了小型书架,联系乐达公司捐款3.3万元更新学生桌椅200套,邢窑小学的教育条件明显改观。

近年来,我市坚持把教育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途径,市财政每年拿出1200万元专项资金,对贫困村和偏远山区的中小学生,按照小学生每人每天3.5元、初中生每人每天4元的标准,发放营养膳食补助,并此项标准从2017年提高到小学生每人每天4元,初中生每人每天5元;拿出1800万元,对初中、高中住校学生发放生活费;拿出900万元,对文明村和贫困高中生、中等职业教育学生全免学杂费;拿出60万元,对考上大学的贫困学生给予学习奖励,确保贫困学生有学上、上好学,有好的前途和出路,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

兜底扶贫幸福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将丧失劳动能力、无法通过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等手段实现脱贫的,全部纳入农村低保,做到应保尽保,让群众真正享受到政策措施带来的实惠,提高贫困群众的获得感,是我市兜底扶贫工作的初衷。

去年以来,我市对无法依靠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脱贫的家庭实行政策性保障兜底。目前,我市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中需要低保兜底保障的有846户、1912人,需要五保兜底保障的有122户、218人,已将符合条件贫困人员全部纳入保障。

在完善社会兜底台账中,我市结合贫困户实际做到适时调整,分类完善集中供养、临时救助、重病、低保等类别兜底台账,分类施策。对照低保、特困人员认定条件和扶贫开发政策,组织乡镇(街道)开展集中复核,确保民政、扶贫数据统一,确保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按照对应贫困属性全部纳入扶贫开发建档立卡信息系统。同时,还出台了相关政策,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调整为3210元。从2017年1月1日起,我市还提高了孤儿基本生活费保障标准,社会散居孤儿基本生活最低养育标准从每人每月600元提高到700元,机构养育孤儿基本生活最低养育标准从每人每月1000元提高到1100元。

在扶贫道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实现全面脱贫目标,这是党和国家做出的庄严承诺,也是我市脱贫攻坚砥砺前行的不竭动力。  于俊鸽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河南日报 

Copyright © 2011 今日汝州智慧全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汝州市老二门街南段   邮编:467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