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枪会的覆灭长安新村春色浓汝瓷正“出圈”“戏”从天降
第0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3256期:第03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3-04-20

汝瓷正“出圈”

李晓伟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汝瓷,以实力“出圈”,以典雅“圈粉”,以复兴走向“高光”。

从上合组织成员国总理会议座上杯的“龙头杯”(总理杯),到中法两国首脑非正式会晤中使用的“雨过天晴云,这般颜色做将来”的汝窑青瓷茶杯。近年来,随着我市汝瓷产业的不断壮大和突破性创新,各种汝瓷作品不断亮相各种国际国内重要场合,充分证明了我市汝瓷产品在一次次别具特色的高规格活动中鹤立鸡群,大放异彩。

汝窑为我国宋代五大名窑之首,因产于汝州而得名,与官窑、哥窑、定窑、钧窑齐名。汝瓷有两大特征:一是其釉层中气泡的独特排列,形成青中泛蓝、蓝中融青的奇丽釉色,具体说如豆绿、天蓝、月白、天青;二是汝瓷开片形成的独特纹饰,所谓“蟹爪纹、蝉翼纹、冰裂纹、鱼鳞纹”。正是这独有的气质,才使汝瓷在世界瓷林中一枝独秀,一脉相承。

汝瓷的美,在于它不轻浮、不张扬,温润如玉,不温不火,这种最为本真的美,才是其精髓所在。

专家普遍认为,北宋汝官窑只烧制了20年就神秘失踪了,目前存世的不过60多件。正因为其传世品极少,才被后人趋之若鹜、爱之若狂、视为珍品。以至于被中国著名国画大师李苦禅题汝瓷为:天下博物馆,无汝者难称尽善尽美也。

1952年,周恩来总理亲笔批示,要“发展祖国文化遗产、恢复汝窑生产”。经过上百次的实验和研究,1958年,汝瓷之乡———汝州汝瓷一厂的专家们研制出第一批豆绿釉仿汝器物。1983年8月,汝窑天蓝釉经过汝州原汝瓷厂专家试烧成功并得到陶瓷专家的鉴定,均达到和超过宋代汝窑水平。

如今,经过几代汝瓷艺人的不懈努力,让汝瓷“青”为其色,“玉”为其骨,“新”为其魂,先后恢复研制出了汝窑豆绿、天蓝、月白等十余种釉色,研制开发出汝瓷瓶、尊、炉、洗、碗、盘、兽、人物、茶具、文具、酒具等共十多类数百个品种。随着汝瓷小镇的开发建设,汝瓷,已由传统化制作向集约化、产业化、现代化大踏步迈进。

如果说距今近千年的北宋为汝瓷的第一次辉煌的话,那么,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可谓是恢复生产阶段。如今,汝瓷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和大气磅礴的气度走向第三次辉煌,由此也产生了以“大国工匠”朱文立为代表的一大批汝瓷大师们。

正是他们,这些汝瓷的追梦者,将蓝天白云的颜色渲染在汝瓷上,为古朴的汝瓷赋予了太阳的亮色和热情,舒展着蓝天白云的纯洁和明快,用坚硬的质地书写着汝瓷的苦难与辉煌。

汝州的发展历史,经历过三次辉煌;汝瓷的发展历史,竟然不可思议地与其母体不谋而合,也经历着三次磨难与辉煌,化蛹成蝶、浴火重生。

漫步汝州的大街小巷,“汝瓷”元素弥漫在市区的空气中,让这座城市越来越体现出深邃幽雅的气息。如今,我们高兴地看到,在以宫廷用瓷为荣、从业人员有限的汝州,日用瓷成功“突围”,充分证明了汝瓷的实用性和艺术性并非矛盾体,而是艺术与烟火气息的有机结合体。

千年不熄的窑火,千古不朽的匠心。

“汝瓷知己汝州等你”,让汝州走上了一条转型发展的新路,而汝瓷的根与魂始终熔铸其中。汝州,这座城市本身就如同一件需要潜心涤虑的古老瓷器,正在从其千年积淀的历史文化中,真正探寻到辉煌复兴的“出圈密码”。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河南日报 

Copyright © 2011 今日汝州智慧全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汝州市老二门街南段   邮编:467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