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与诗歌的深度纠缠
第0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3241期:第04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3-03-29

一座城与诗歌的深度纠缠

融媒体中心记者李晓伟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仲春的汝州青葱而有朝气,延绵的山脉把这座城市的线条拉得像五线谱一样起起伏伏,看起来富有弹性。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就是这么一座普通的小城,曾经一度成为全国佛教文化的起源地,曾经一度高僧云集、名士荟萃,用诗意把一座小城阐释得淋漓尽致,成为一座华丽极致的诗歌之城。

嵩岳巍巍迎高朋,汝水汤汤庆盛事。2023年3月17日,汝州市举行了盛大的“中国诗歌之城”授牌仪式。

中国作家协会原副主席黄亚洲,中国散文学会会长叶梅,中国诗歌学会党支部书记、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山,中国诗歌学会驻会副会长、著名诗人刘向东,中国文联《中国文艺家》杂志总编辑、著名诗人向阳,中国诗歌学会副秘书长、著名诗人尹英希,中国视协影视合作促进委员会执委、著名诗人唐荣德,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文学港》杂志主编、著名诗人褚佩荣,《上海诗人》主编、著名诗人孙思,《诗歌月刊》副主编(主持工作)何冰凌,《诗林》副主编、著名诗人安海茵,中国文联《中国文艺家》杂志编辑李慧,中国诗歌学会社会活动部副主任、著名诗人马文秀,河南大学教授、知名诗歌评论家耿占春,河南省作协副主席、河南省诗歌学会会长张鲜明,中国诗歌学会理事、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诗歌学会副会长、《莽原》杂志副主编张晓雪,中国作协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河南省诗歌学会执行会长、河南省网络文学学会副会长吴元成,平顶山市作协诗歌专委主任、《21世纪中国诗歌档案》主编高春林等,汝州市的领导、作家、诗人、学者等参加了授牌仪式。

这是一座城与诗歌纠缠的高光时刻,活色生香,委婉动人。

远眺汝州市区刘泉源摄

汝州,一块盛产诗歌的沃土、一块生长诗人的沃土、一块培植诗韵的沃土。

汝州诗歌历史悠久,可追溯到先秦时期。以汝州为中心的北汝河流域,是中华诗歌发祥地的组成部分。《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经考证,其开章《周南》11篇多出自这个地域。

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国风·周南》收入一首民歌《汝坟》,明正德《汝州志》以《汝坟三章》为题将其编为《汝州诗》首篇。诗歌如下:

遵彼汝坟,伐其条枚。未见君子,惄如调饥。遵彼汝坟,伐其条肄。既见君子,不我遐弃。鲂鱼赬尾,王室如燬。虽则如燬,父母孔迩。

目前普遍认为,这首诗写的是汝河岸边女子挽留久役归来的丈夫的情感及其过程。有些诗,就是一幅画,寥寥数十字就让我们好似穿越了时空,仿佛诗里的意境,就在眼前。这首《汝坟》,为我们呈现的正是那些令人念念不忘的绝美画面。

假如有人问我所生活的城市什么样?我觉得这是一座满载诗意的城。

许多时候,我会一个人在这座城市的街道徜徉,去触摸这座小城,去感知这座小城,看它有什么不同寻常之处,听鸟儿的欢唱,听山风的嘶鸣,甚至听到自己的心跳,与远去的诗人眉目传情,于是就有了那份深情,随时光的洗涤,把一些历史老成青苔,于斑斑驳驳中散发着悠远的气息。

汝州的古代来过多少名人雅士?山水有多美?我们无须细说。在诗人们的眼里,这里的一山一水都是诗,诗意盎然,文蕴深厚,活力四射,魅力无限。

汝瓷小镇黄耀辉摄

一座城市给每一个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因为,每个人所接受的知识不同,三观不同,取舍不同。一个人要与一座城市生活在一起,那就要从与一座城市的对话中,了解它、熟悉它、理解它,要熟知它的冷暖和变化,与它同呼吸发共振,不断去破解它的密码,调节自我,走进城市找到自己,并为这座城市所接受。

汝州市是享誉全国的汝瓷之都、曲剧故里,位于河南省中西部,因北汝河贯穿全境而得名,总面积1573平方公里,总人口120万,辖21个乡镇街道459个行政村,是平顶山市下辖的县级市,也曾是河南省十个省直管县试点之一。

汝州是历代郡州治所,从公元606年的隋朝设立汝州以来,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

汝州距离省会郑州市90公里、洛阳市70公里、平顶山市60公里,焦枝(柳)铁路、宁洛高速、二广高速、林桐高速穿境而过,在1小时交通圈内通达郑州国际机场、洛阳机场。

汝州市为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营商环境百强县、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被评为全国第二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市、全省水生态文明城市、全省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市、首批省级森林城市,荣获中国十佳绿色城市、全国文旅融合特色创新示范市、中国汝瓷之都等称号。

汝州是“中国女娲文化之乡”,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域内旅游景点达到852个,有省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个,其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有风穴寺、九峰山等2个4A级景区,怪坡、中国汝瓷小镇、丹阳湖景区、汝水湾景区、汝河沙滩公园等5个3A级景区。另有37个具有开发价值的古寨古堡,夏店镇山顶村、蟒川镇半扎村、大峪镇青山后村、焦村镇张村等4个是国家级传统村落。罗圈地质公园冰川遗址是世界四大冰川地质遗址之一。

汝州夏有霍邑,属豫州,商为诸侯国霍国,西周为诸侯封地、属东都王畿,东周霍国及其东北部的梁邑为王畿之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实行郡县制管理。在汝州西部置梁县,归三川郡管辖,东部置郏县和阳城县,归颍川郡(治所在今河南禹州)管辖。汉承秦制,汝州西部仍为梁县。

隋文帝开皇四年(公元584年)置伊州,隋炀帝大业初改伊州为汝州,治梁县城,领承休、梁、阳翟、东汝原、汝南、鲁、城八县。唐汝州改襄城郡为伊州,领承休、梁、郏三县。周显德三年(公元956年)改临汝县为临汝镇,入梁县,领六县。

宋代汝州建制仍袭唐制,为陆海军节度,属京西北路,领梁县、襄城、叶县、龙兴、鲁山五县。明朝汝州为南阳府管辖,将梁县省入汝州,领郏县、鲁山两县。

1476年,汝州从南阳分出由省直辖,成为河南唯一一个由省直辖的直隶州,领鲁、宝、郏、伊四县。

汝州历史悠久,历代名人众多,不仅有广成子、严光、姚崇、孙何等贤人名臣,更有本土诗人刘希夷、宋之问、张政等,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享有盛名。特别是唐朝诗人刘希夷的“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代悲白头翁(一作白头吟)》”这句诗,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其他如佛、儒、道、茶及汝瓷文化、曲剧文化、徐霞客游记文化等,诸多出于汝州大地那深厚的人文底蕴和历史文化渊源,也难怪乎这座小城如此让人痴迷。

美丽王湾张锦娜摄

市区一角牛红雨摄

沿着古人的足迹,让我们看到了曾经的汝州诗意鼎盛的时期。

汝州,自古以来就是郡州治所,汝文化的发祥地,明代成直隶州,是河南“八府一州”中唯一长达400多年不变的直隶州,管辖汝阳、宝丰、郏县、鲁山、平顶山市区大部分区域,更是汝河流域中心城市。“诗圣”杜甫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说的就是南阳到洛阳的宛洛古道,而汝州是南洛古道的重要节点城市,也是必经之地。

唐朝诗坛,一圣二仙。李白、杜甫、白居易是中国三座诗歌高峰,人们尊李白为“诗仙”,尊杜甫为“诗圣”“诗史”,对白居易称“诗魔”“诗神”等,他们都在汝州留下了动人的诗句。

李白有《秋夜宿龙门香山寺奉寄王方城》:朝发汝海东,暮栖龙门中。水寒夕波急,木落秋山空。杜甫有《送贾阁老出汝州》:西掖梧桐树,空留一院阴。艰难归故里,去住损春心。白居易有《和刘汝州酬侍中见寄长句因书集贤坊胜事戏而问之》:洛川汝海封畿接,履道集贤来往频。一复时程虽不远,百馀步地更相亲。

另外,孟郊有《汝州南潭陪陆中丞公宴》:一雨百泉涨,南潭夜来深。分明碧沙底,写出青天心。刘禹锡有《将赴汝州,途出浚下,留辞李相公》:长安旧游四十载,鄂渚一别十四年。后来富贵已零落,岁寒松柏犹依然。

还有许棠、李频、郑谷、薛能、罗隐等唐朝一众诗人都曾以汝州为题赋诗作词,在历史的深处走向汝州,留下深深浅浅的诗行,为汝州增光添彩,锦上添花。

宋诗“开山祖师”梅尧臣在行走汝州的过程中,写下了《汝州》《汝州等慈寺阁望嵩岳》《汝州後池听水》《汝州王制待以长篇劝予复饮酒因谢之》及《三月十四日汝州梦》等诸多诗篇。其中《三月十四日汝州梦》广为流传:我归十九年,饮不负升斗。昨夕梦见之,谓须多置酒。虽慰魂来言,定不复入口。俟当返吾庐,且为贮甖缶。梦寐何敢欺,从笑愚所守。

苏轼曾三到汝州,在他的《温泉七记》中,记录了汝州温泉的盛况;在游龙兴寺后,写有《子由龙兴寺吴(道子)画壁》一诗,中有“他年吊古知有人,姓名聊记东坡弟”等名句。卒后葬于汝州郏城县(今河南郏县)。

2017年8月,汝州市公布首批20位历史名人,其中4名为客籍,苏轼的弟弟苏辙为其一。在汝州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85位知州中,他任职时间前后不足百天,却做了四件好事(祈雨救苍生、重修思贤亭、修葺吴道子画殿、考察汝瓷),是月平均做好事最多的好知州。

苏辙四月二十一日到任当天写就《汝州谢上表》;四月二十六日祈雨成功,写有《汝州谢雨文记》;他参观汝州东城门外的龙兴寺时,看到寺宇破漏,华严殿中吴道子画的壁画为风雨所侵,十分惋惜,即倡修之,五月二十五日完工,写有《汝州龙兴寺修吴画殿记》;汝州州衙后花园中有一座纪念宋初文坛领袖杨亿的思贤堂。杨亿,字大年,是宋初颇负盛名的文学家,曾于大中祥符七年(1014)任汝州知州。在他任职期间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并留下诗词一百多篇。苏辙到汝州任职时,发现思贤堂年久失修,破旧不堪,就决定进行整修。竣工时,他写有《汝州杨文公诗石记》和《思贤堂》诗一首。

还有北宋改革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范仲淹的次子,被称为“布衣宰相”的范纯仁所作的《临汝温泉·山前阴火煮灵源》:“山前阴火煮灵源,昔日曾临万乘尊。历尽兴亡皆如此,不随世俗变寒温。”最表明心志,最荡气回肠。

元明清等朝代,都有诗人咏诵汝州,仅乾隆皇帝就为汝瓷赋诗10余首。

刘希夷被葬于汝州市区北9公里处的风穴寺山门东侧,被称为“夷园”。“夷园”内,刘希夷墓背依龙山,面朝黄虎山。其墓始筑于唐,原为土冢,唐时墓前植有柏树。千年后,树高近三丈,一株四人方可合抱,树茎分三枝,故称“三炷香”。另一株需五人合抱,树荫面积百多平方,状如巨伞,故称“一蓬伞”。

2018年1月2日,汝州市学者、作家、高僧等自发组织,重新修葺刘希夷墓并刻碑为记,构成了独具特色的汝州诗歌文化。千年沧桑、如今已修缮一新的夷园,迎来了新的春天。

云堡妙境刘泉源摄

是的,一座城市,唯有诗意的栖居才会有质量与意境,一览无余是没有内涵可言的,若隐若现才更能激起人们的畅想和探寻。

从古到今,汝州就是一块诗歌的热土。文脉相承,在现当代,文化人默默创造与创作,弘扬历史文化,抒写时代新篇章。

2001年,著名诗人贺敬之偕夫人柯岩在河南省工人温泉疗养院疗养38天,用汝州温泉洗去半生劳疾。深感泉水的神奇疗效和工作人员的热情淳朴,贺老欣然挥毫,写下长诗《歌汝州温泉》。同时,众多现当代诗人莅临汝州采风写作,贺敬之、雷抒雁等著名诗人都先后到汝州采风和参加活动。

2010年9月23日,歌手谭晶到汝州参加首届中国(国际)汝瓷文化节,献唱了一首由孟庆云谱曲、张名河填词的歌曲《汝瓷赋》。

2020年7月4日,在烟波浩渺的汝水河畔,在幽静神秘的汝瓷博物馆,由大河报发起的“大河·中国青少年诗词之旅”走进汝州,开展文化寻根游活动。

汝州市作协主办的“传统文化进校园,诵读进课堂”公益活动开展近百期,“祭拜孔子先师,诵读论语经典”万人经典诵读活动火爆汝州。

丰厚的历史文化滋润,使得汝州文人雅士辈出。近年来,汝州相继成立了汝州晚晴诗词协会、汝州作协传统经典诵读分会、汝州诗歌学会等民间文化社团,汝州市一高、二高也成立有文学诗歌社团,每年举办各类文化艺术活动300多场次。

中国诗歌是祖国文化的瑰宝,博大精深,魅力无穷。创建“诗歌之乡”,是一项系统的文化建设工程。打造诗意汝州、文化汝州,已成为汝州市委确立的工作目标。

在汝州,诗与远方的田野无处不在。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河南日报 

Copyright © 2011 今日汝州智慧全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汝州市老二门街南段   邮编:467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