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汝州市锚定党建引领项目攻坚这一创新实践,探索建立以“党旗红、项目兴、双赢之路靠引领”的党建助推机制,促进组织链、干部链、人才链和项目链“四链融合”同步延伸、协同发展,实现组织工作与项目建设“双丰收”。
全方位建强堡垒,实现党建与项目建设同频共振。坚持重大项目建设推进到哪里、党的组织就建在哪里,全面织密重大项目攻坚“组织网”。强化组织体系,筑牢战斗堡垒。构建“汝州市级+委局+乡镇街道”三级专班体系,针对全市155个重点项目,组建由项目参建单位、所在辖区、相关职能部门组成的工作专班和临时党组织,明确项目分包县级领导作为党组织书记、科级干部担任项目党建指导员,全力服务项目签约、开工、投产,让党组织的“触角”延伸至项目最前端。打造一线阵地,点燃加速引擎。推行“党政领导包干、党员先锋联干、年轻干部促干”联合攻坚模式,组建党员服务队,多部门下沉一线现场办公、同步审批,以组织资源融合推动项目建设蹄疾步稳。如河南益和阀门项目攻坚临时党支部成立党员突击队,分工协作、资源整合,推动1万套非标特种阀门项目成功落户汝州经开区并投产,预计年产值3亿元,创造利税3000余万元,带动就业120余人。聚焦问题短板,打通项目堵点。建立“月调度、季督办、半年观摩”工作机制,成立党建引领项目攻坚督导组,对重点项目“一对一”动态跟踪,及时发现解决项目推进中的难点堵点。如汝州碳氢新材料、装备制造产业园区的规划建设项目,12名县级领导深入项目一线现场办公、督办督查,先后协调解决配套区域难点问题11条和电梯生产线难题7条,加快了项目投产。
全链条机制赋能,实现党建与项目攻坚互促共赢。坚持在项目攻坚一线“选育管用”干部,树牢工作导向,全面打造重大项目攻坚“发动机”。在项目一线“选”。探索在项目一线干部引领比选机制,引导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在重点项目一线迎难而上、担当作为。聚焦棚改安置房建设重大民生工程,竞争性选拔8名副科级干部后备人选,明确为棚改项目服务专员,进行为期1年的实践锻炼,全程参与项目督导、资金筹措、手续办理、安置办理、信访维稳等工作,用数据展示干部实绩,以项目成绩比选干部,实现项目推进与干部成长的双赢。在项目一线“育”。突出年轻干部全链条培养,开设“项目攻坚”专题培训,每月邀请自然资源、发改、金融、应急管理等部门业务专家,重点对征地流程、立项申报、融资贷款、安全生产等方面开展针对性授课、面对面指导,不断提升服务项目建设的能力。目前,已开展“项目攻坚”课堂9期,培训5000余人次。在项目一线“用”。坚持考人考事相结合,实行项目进展“红黄蓝”预警,对时间节点、时序进度、责任人员逐一公示、全程纪实,项目建设成效显著的蓝牌激励,进展缓慢的黄牌预警或红牌警告,并把项目建设的实际成效作为评价干部的重要依据。目前6名项目建设一线干部得到提拔重用、116名干部受到表彰奖励。
全要素人才引领,实现党建与项目发展互融共进。坚持“项目振兴,人才先行”工作理念,搭平台、创环境、强服务,提供重大项目攻坚的“动力源”。人才集聚引项目。实施“归根”工程,通过“双招双引”“云端招聘”“亲情招商”等多种方式,精准引进一批项目攻坚创新创业人才,实现以人才回归撬动项目回归。去年以来,已吸引5000余人返乡创业,引回重大项目18个,总金额达76亿元。优化服务破难题。联合科技、农业、畜牧等部门选派18名“专家特派员”,对重大项目诉求“点对点”“一站式”服务,帮助项目提质增效。如针对运锋绿色牛场项目奶牛产奶量较低的问题,畜牧博士梁栋第一时间组织科研团队,深入一线采集样品、科学化验,2天时间提出了增加饲料精料配比和豆粕含量的方案,有效提高了奶牛的产奶量。强化培育后备军。聚焦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汝瓷文化等项目,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培训机构等,开展体验式、孵化型培育,形成了以党建培育人才,以人才助力项目的良好格局。如汝州2015年从景德镇引进的陶瓷专业技术人才赵俊璞,联合中科院、中央美院等科研院所,开设讲堂200余次,培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0多人,打造汝瓷专家团队5个,带动了汝瓷小镇高质量发展,形成了党建共抓、组织共融、任务共担的良好局面。
融媒体中心通讯员 申毅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