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记得你们,你们来好多次了,为我的事费心了。”3月22日上午,在汝州市糖尿病医院康养中心,执行干警武星广一进门,76岁的李甲(化名)就认出了他。
对于武星广来说,他这是第N次为行动不便的当事人当面送达执行款或文书,而对于当事人来说,却是一股暖暖的关怀如阳光一般。李甲的脸上也有了笑容。武星广对老人说,“接下来的养老费,孩子说了会打到你的银行卡上的。”一旁的康养中心工作人员也为老人家开心,她说,孩子们还是不错的,前些日子孩子都来看他了。
武星广说,他一年最少要办400多起执行案件,最让他感觉困扰和不安的就是这种赡养费的执行。这种案件表面上看是子不养老,实际上,里面有太多的家庭矛盾在里面,每每在联系子与老双方时,他们都有无限的苦水要说,经常一个电话打过去或是他们一个电话打过来,没有半小时以上都挂不掉。
“我总是单方面地想,人已经老了,纵有再多的不是,年轻的我们有没有可能放下过去的种种呢?我没有经历过他们的那些矛盾,常常在晚上睡不着时做各种揣测。”
“曾经遇到过一起赡养费的执行案件,当事人的儿子是做生意的并不差钱,我想不明白为什么不养老。后来与双方一次次交流沟通中慢慢地我明白了:有时不是钱的问题,是长期以来积累的怨恨和彼此的不理解造成的。他们之间更需要一个和解的握手,但是没有人愿意先伸出手。”
“如果简单机械地按照程序强制执行,确实能把赡养费执行到位,但双方的‘结’依然存在,案件结了,事却难了,甚至矛盾会越演越烈。”
“我心里很明白,双方之间就差一个传话筒,一个正面积极的声音。每每和当事人谈及孩子时,我会注意到老人对孩子做生意及孙子还是放不下的,和当事人的儿子交流时,也能发现儿子对父母来自血缘的自发的关心挂在心头。我把这些彼此的挂念和关心及时地传达给对方,让彼此之间再也听不到对方的抱怨。这时,你会发现,双方说起对方时的关心就会越多。虽然累,但看到他们一家人能够真正和解,我是真的开心。”
“多花点精力在案结事了上面,真正让矛盾化解,是我最愿意做的事情。”
“我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人老了却孤苦无依。但是这种赡养费的案件,总是让你一次次看到这种景象。每每遇到此,我都尽力地去与双方多沟通多劝解,多倾听他们的过往和苦痛,尽可能用双方点滴的善意为他们架起理解的桥梁,为此我经常琢磨到半夜。”
武星广说,执行局的所有法官都这样,为一个案件连夜作战是常有的事。在单位,经常能听到有人说,“那个案件,我琢磨了半夜,这样办……会更好”。
“我在很多单位工作过,法院执行局是最锻炼人的地方。无论你是内向还是脾气急还是性子躁,在这里洗炼后,都会迅速成长并成熟起来。”武星广说。
融媒体中心记者阴晓东
通讯员高攀超